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关于读书这件事,《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写到过,很多人初期都容易冲动买书,索要书单等等行为,直到书真正拿到手里,翻了几页就没有下文了。这种阶段我几年前也有过。
诚如周岭所言:深奥的理论、抽象的逻辑、枯燥的案例、黑白的色调……阅读体验和想象中相差十万八千里,远不如刷手机来得轻松有趣。没过几天,书就再也翻不动了,原先看起来欣喜若狂,现在看起来面目可憎,我猜你的书柜里还有不少没有拆封或落满灰的书吧?
在这本书里他基本上是现身说法的,很多经历特别戳中我。
想要改变自己,但是下不了决心,或者想要建立一些自己人生新的目标的朋友们,可以购买此书,全名是《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读书和生活一样,如果不主动去用心“阅读”,恐怕很难身临其境。但是每个人和任意一本被捧在手心的书缘分都是不一样的。
私以为,每当一个人邂逅一本书,并决心想要去阅读时,就已经在潜意识里准备好去认同它了。尤其是文学作品,你若是一点都不认同它,恐怕没办法很好地从头至尾读完。思前想后,我明白了这或许就是阅读的代价。
读书渐入佳境才能明白的感受,那绝不是一种把玩,也绝不是百分之百认同之后屈服于某个大作家所描绘的世界,那其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与顶级的文学大师之间的精神交流。
写作的人在著书的过程中似有意或无意变相展现了自身的软弱,但是坦诚的人是伟大的。我以为书写者就是矛盾的一类人。只能这么说,我永远为文字倾倒。
近期,阅读《愤怒的葡萄》产生许多感悟,其一:文学作品里面的主人公你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阅读这件事,一言以蔽之,只要你深入往下读,往往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残酷真相,但是我觉得人宁可痛苦,也决不要麻木。
读书的高境界便是将书籍运用得当,书就可以完全为你所用,你就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书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