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4708/700d28c61ee22c3b.jpg)
中原焦点团队
和文化心理-好妈妈成长团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860天第942篇
咨询挑战本周4次,总1118次
【咨询感悟】
亲子角色错位的“亲职化”关系
在咨询中,常常见到很多来咨询的家庭,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关系,其实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亲子角色错位。就是说,孩子成为了“父亲”或“母亲”,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而父母反过来成为了需要子女照顾的“孩子”。
从心理学来说,这是一种“亲职化”关系:孩子扮演了父母的角色,承担父母的责任。
“亲职化”主要分为两种关系:
一是“工具性亲职化”,即孩子要帮父母分担家庭职能,比如照顾家人、做家务、赚钱养家等。
二是“情感性亲职化”,即孩子承担起家庭情感上的支持责任,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而自己的情感只能自行消化。
当夫妻双方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便会把孩子拉进来形成“家庭三角关系”,或是转移矛盾,或是缓解紧张,让孩子成为夫妻矛盾的“替罪羊”,帮他们解决冲突。
在一些单亲家庭中,离异后的父母也会将家庭责任和情感转移到孩子身上,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半”来依赖。
这些被“亲职化”的孩子,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渴望,甚至完全忽略了自己,努力满足家庭的期待和需求,直到有一天,即使孩子再努力,也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最终以“生病”或出现各种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从未满足的期待…
2022.6.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