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认识一个作家,假若,先了解了这个作家的生活环境和他的成长轨迹。
那么,你更容易理解他的文字,透过文字,也能看到作家的心。
之前,我曾写过一个本地作家麻守仕。说他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
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作家蒲勇,也是这样。
作家蒲勇他的故乡是重庆的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了青海油田工作。
现在,居住在敦煌的一个小镇。
如果,不读书,他可能是千千万万个打工者队伍中的一个。
因为读书,因为高考,他彻底跳出农门,来到了大西北。成了一名石油工人,也成了一位作家。
大家通过文字,看到了他。
他也因为文字,改变了命运。
美女作家高红玉(二)
这么多年,他思考,学习,积累的一切,沉淀为一本小说。
昨晚,抽出时间来,专门读他的作品。将近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洗洗睡了。
从书中,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体验与成长经历。那是一份属于他的生命领悟,那也是他的真实人生。
假如,我没有去重庆,我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可能没有现在这样深刻。
记得,有人说过,故乡,是一个作家写作的源泉。
莫言,写的是山东高密。
沈从文,写的是湘西凤凰古城。
鲁迅,写的是绍兴。
贾平凹,写的是陕西商洛。
迟子建,写的是黑龙江漠河。
汪曾祺,写的是江苏高邮。
短篇小说之王李会生老师蒲勇,写的则是他曾经逃离的也最难以忘记、魂牵梦绕的故乡重庆。
一个从小在那里长大的人,和一个人走马观花去看看,绝对是两种感情。
如果,仅凭文字,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想象西南地区乡下老百姓的生活。
当我去了重庆,亲身体验了一番,才真正理解了真实的重庆,也才理解了蒲勇笔下的文字。
如他写的《父亲的伤》,就非常动人。用真挚的文字,饱含深情地来写他的父亲。
质朴无华的文字中,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从父亲一次意外受伤切入,通过回忆串起了父亲劳碌的一生。
一个普通的山民,他的希望,倔强,沉默,努力,以及无奈和辛酸。
那个地方,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鸟有虫有鱼。可是,重山复岭,土地贫瘠,没有钱。
那里十万大山环绕,如果一个孩子,要想走出家乡,必须读书。
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学费,那个父亲,一次次外出打工。
累弯了腰,也熬白了头发。
由这篇小说,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那个步履蹒跚的父亲,那个头发花白的父亲。
或许,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即便是爱孩子,也不一定会说出来。
他们的爱,都含蓄地藏在行动中。
青海作家李庆霞(三)
一晃,春天就走远了。
夏天,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姗姗而来。
第四次“书说敦煌”读书分享会,我因事遗憾错过。
第五次“书说敦煌”活动,就不能再次缺席了。
当看到群里的消息,就积极报名参加了。
这次读书分享活动的大神就是青海石油局作家蒲勇。
清晨九点,我就早早赶到了书吧,也见到了一些熟悉的文朋师友。
参会人数,不多,每次就控制在三十人左右。
主持人李欣气质颜值俱佳的李老师主持,蒲勇主讲。他讲了整整两个小时,可以看出来,他做了很多功课。
深度畅谈写作心得,从小说的素材来源,到小说的架构,小说中的人物。层层递进,真诚分享写作经验。
他同时,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不是专业作家,所有的作品都是业余时间来写的。
他说,他每年买书花的钱,都在一千元左右。这样的习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常年如此。
每个作家,都是用书籍堆积起来的。
之前,我谈到的窦艳丽老师,麻守仕老师,高红玉老师,等等。无一不是这样。
大家都在翻看蒲勇小说 美女诗人刘琴琴 郑老师发言弹指一挥间,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和来之前相比,我觉得我的心里,又装了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是很多师友用岁月换来的。
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可以叫经验。
沟通,交流,进步,被更优秀的群体裹挟着前行。
这或许,也是读书分享会的意义。
感谢蒲勇,感谢会议组织者。
若干年后,当我们在一起回忆往昔,淡淡书香会串起这一切美好的时光。
蒲勇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