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磨课】
从接到要去银川展课始(因之前的导课是专门针对二中的学生设置的),我就一直在琢磨如何重新构思自己的课。开始我一直纠结于如何去导课,如何在导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困难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与学生共同探究,发现知识魅力的目的。导课一次次推翻,在网上与其他地区的老师共同探讨,像不是地理专业的教师讨教,虽最终也没有找到满意的,但给了我很多关于不同导课优缺点汇总的知识。共读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十三章十四章之后,我不在纠结于此,而是想如何让《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知识魅力展现出来,如何让这些知识和学生能有链接,并找出学习本课之后自己的收获。所以我在新课的基础上拓展探究了朔州城区一中兰会云老师的骑行之旅,让学生去探究,并在整节课利用“输出式教学法”,学会学习之道。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地理,发现地理之美,并通过输出让知识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名家讲座】
——范永杰老师《地理示意图的运用》
行走在塞上江南的学习之旅 行走在塞上江南的学习之旅看了范老师的导学案,我深感汗颜,暗想自己准备的那也叫资料吗?首次走出山西忻州,我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我不知道所谓的精致是什么?我不知深入的探究是什么?我不知自己与卓越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虽我自认为自己是喜欢专研的,可是听了范老师的示范课,我才明白名家之所以为名家:热爱、专注、专研是必不可少的。而自己做得还相差甚远。
首先,范老师对于“课标”的研读深入精细。范老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都紧扣“课标”,体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次,范老师对于一个问题的深入探究,细致琢磨,在展课的过程中体现的凌厉尽致,充分发掘了地理知识的魅力。课堂上看到学生沉浸于范老师所设置的各个环节,探讨的津津有味,体会到了自己探索的快乐和发现知识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爱上地理学习。
第三,范老师的小组学习学生高度参与,学生通过范老师的范例指导,小组探讨研究找出每一道题的解决方法,并以小组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输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范老师对高考题情有独钟,他说:读书只读教科书,做题只做高考题。高考题可挖掘的资源是无限的。本次学案所有的试题都是高考题,范老师通过范例让学生理解做此类题的规律,并总结出“定类型—选方法—抓关键—解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利用解题思路去一步步完成学案的高考题,讲解是也是按着这样的步骤去分析讲解,我想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范老师对每一道高考题还进行深挖,対试题进行改编,发现试题中隐藏的奥妙。
第五、范老师为人谦逊,时刻都以学习者自居,不骄不躁;范老师为人豁达大度,对每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尽其所能地解答;范老师为人无私有爱,为听课老师准备了他们自己对地理研究的成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地理这一学科的老师有长足进步。
“ 教天地之理,学仁和之道”这是范老师教育的理念,更是他的人生准则。
【课堂实录】
导入:以不同自然景观的视频导入,使用景美景观导入本节课研学之旅,学生有代入感,并成功导入本课。
行走在塞上江南的学习之旅新课:
1、基本概念的学习因学生为高二升高三所有一个组只有一两本书,对此部分内容学生不熟悉也不能迅速找到,所以调整授课方式,改学生自主为教师讲授,顺利过渡到自然带的学习。
2、通过已学气候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带的成因、命名、分布、规律。学生在活动中渐入佳境。
3、探究二:水平地域差异,通过给出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作为旅游路线设计者参与到对水平地域差异的探究,并指出完成任务方法:提取信息——精炼信息——解决问题。学生因为缺书完成起来还是有些困难,但是因感兴趣,两三人一起看一本书积极探究完成问题。小组任务展示非常成功。
拓展探究:
本着以教科书为主,又不只限于教课书,所以选取当时关注度非常高的“兰会生老师的骑行”材料,一是材料新颖也学生相关度高,二是骑行之旅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
课堂练习:
通过拼图、游戏、以及知识巩固练习,既有趣味性又对 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输出式演讲学习法:
通过小组成员以演讲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以及自己本节课对知识理解最深刻或有困惑的内容,与小组内成员,然后小组选一位同学分享。
【名家点评】
范永杰老师:
1、地理素材的切入新,实践素材学生兴趣浓厚,素材不在以材料一二三的形式出示而是以大段文字出示,与现在文科高考大量阅读相符。
2、气候与自然带新知讲解结合,体现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念,经典范例讲解。
3、教学风格独特,学生快乐学习。
银川九中毛老师:
1、学科特有的价值挖掘深
2、学科味浓,整节课指导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方法。
3、对教材进行重组,创新意识强。
行走在塞上江南的学习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