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女友聊天,聊到了今后结婚去哪度蜜月的问题。
以我的性格,去趟青城山就行了。
女友偏说:不行,我要去马尔代夫潜水!
我觉得去马尔代夫潜水不好,一是我这人,抠,怕花钱。
二是潜水这事,有一定危险性,搞不好会落下深海恐惧症。
为了向她说明这件事,我特地选了一部恐怖片给她——《深海逃生》
2016年的小成本英国恐怖片。
从预告片看,这是一部血腥刺激的“鲨鱼片”。
能见度极低的海底,大白鲨张着血口冲到你面前。
黑暗中点燃照明弹,却发现自己正被群鲨围攻。
甚至还有这么直白的吞食画面。
但看过后我却发现,鲨鱼在本片中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人类的深海恐惧。
网上流传着许多“深海恐惧症测试图”。
而本片的电影海报,就是照着它们画的。
左:深海恐惧症侧视图 右:《深海逃生》海报在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深海恐惧。
它深植于人类的基因,每个人多少都有一点。
其成因,据说是因为人类这种生物,是从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之所以离开海洋,到浅水区乃至陆地生活,正是因为,大海里有我们的天敌,不适宜生存。
因此人类对海洋,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
很多人描述的深海恐惧,伴随着紧张、胸闷、压迫,甚至绝望。
知乎网友@乔豆麻袋描述自己的潜水经历:
我整个人像死了一样动不了……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模糊,胸闷得喘不过气,几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深海逃生》最可怕的不是鲨鱼,而是包括鲨鱼在内的整个海底环境。
它的故事并不复杂。
一对好姐妹到墨西哥海岸度假,决定潜水近距离观看大白鲨。
谁知,防鲨笼入海后,船上的缆绳架因年久失修而断裂。
就这样,两姐妹被关在笼子里,沉入了47米深的海底(相当于13层楼)。
与此同时,鲨鱼嗅到了姐姐摔伤流出的血,开始在四周游荡。
她们必须在氧气耗尽前逃回海面。否则,就要葬身海底。
你可能说,不过47米,游回去不就行了。
当然不行!
首先,大白鲨潜伏在四周,随时可能袭击她们。
其次,快速游回海面,会因为周围环境的气压骤降,出现减压症。
正确的方法是,缓慢地游回海面,过程中做减压停留。否则,会死人的。
可减慢速度又意味着,你会暴露在鲨鱼攻击范围里。
因此,两姐妹只好待在海底,用对讲机联系海面上的人。
而幽深的海底,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这里能见度极低,环顾四周,只有一片深蓝。
犹如回到了远古的黑夜,你却没点燃篝火。
片中有一段戏,妹妹的氧气不够游回去,于是海面上的人抛下一个挂着手电的拉钩,要把防鲨笼整个拉回去。
但因为拉钩抛下的位置偏离太远,姐姐只好离开防鲨笼,冒险去捡。
在越过一个悬崖后,姐姐终于捡到了拉钩,但回头一看,几乎窒息。
因为,眼前除了一片深蓝,什么都没有。
而这时,对讲机信号出现干扰,无论呼叫谁,都无人应答。
这无疑是全片最恐怖的一刻,海洋的无限广阔,让人失去参照,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很多豆瓣网友在评价《深海逃生》时,用了“窒息”这个词。
而妹妹的死,更是将这“窒息”,推向了极限。
为了给妹妹补充氧气,海岸救援队将气瓶扔到海底。
妹妹离开防鲨笼,给自己充满氧,随后,就被鲨鱼一口咬死。
姐姐孤身一人在防鲨笼里,逐渐陷入了绝望境地。
而将这种绝望引至更深层的,是潜水员经常遇到的一种潜水并发症——氮中毒。
要知道,潜水员的氧气瓶中,并非纯氧,而是包含了一定氮气。
在高压下,氮气会大量融入血液,造成氮中毒,又叫氮醉。
并出现疲劳、眩晕、丧失判断力、出现幻觉等症状。
因此,姐姐开始想象自己神勇无敌,大战鲨鱼,带着受重伤的妹妹逃出生天。
但实际上,被救上岸后,从伤口中“飘”出的血,敲醒了她。
原来,在面对绝对强大的事物时,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依靠“意淫”去战胜它。
坦白的讲,《深海逃生》开篇,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心灵治愈片”。
姐姐性格软弱,刚刚被男友甩掉,却一直走不出来。
面对性格潇洒而强硬的妹妹,她说:
你一直都在做有趣的事,周游世界,做疯狂的事情,男人们总是追着你,这我永远比不上,我永远只是你无趣的姐姐。
后面的故事,按套路,姐姐要凭借顽强的生存本能,战胜鲨鱼,存活下来,她的人生,也会因此改变。
这个好莱坞惯有的“人定胜天”观念。
从《大白鲨》《鲨滩》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深海逃生》作为一部英国恐怖片,大概是要故意求新,它反其道而行,让主角的命运彻底坠入黑暗。
她最终被大海击败,被深海恐惧彻底战胜。
只是在海底,默默地等待救援人员。
原来,真实的世界,是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它就像这片深海,一切情感,都将被它的无情吞噬。
所以,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啊。
看完这部影片,果然,女朋友表示不想去马尔代夫潜水了。
但她表示,去瑞士滑雪也很不错啊。
没关系,我还知道一部电影,叫《雪山惊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