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古城西安(三)

走进古城西安(三)

作者: xwsf颜子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11:50 被阅读160次

        前三天,我们游玩了许多景点,领略了古城西安的美景,感受到了西安的繁华,西安真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在第四天又有什么等着我们呢?

钟楼

        在古城西安市市中心,巍然屹立着两座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古代没有钟表计时,于是便建钟鼓楼,早晨击钟报时,晚上则是击鼓报时,因此有“晨钟暮鼓”一说。柏油马路环绕之中,古老的建筑伫立着,钟鼓楼遥相呼应,蔚为壮观。登上钟楼居高临下,大街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长安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钟楼上悬着“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景云钟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仿佛能唤醒还在睡梦中的人们。登上鼓楼,二十四面大鼓把鼓楼围成一个圈,二十四面鼓对应二十四节气,真不愧是“文武盛地”、“声闻于天”!钟鼓楼居高临下,俯视着脚下古老的长安城,护佑着它们的子民。钟鼓齐鸣,响彻天空,响彻长安城!唐代诗人李咸的“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便是对两楼的精彩写照。

鼓楼

        还记得学过的历史吗?在历史课本里,有一种原始人类,距今六千多年,会种植粟,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我相信你已经猜出来了。不错,它就是半坡人。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半坡人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半坡人的知识吗?那就跟我来看看吧!

半坡遗址

        游玩了钟鼓楼后,我们来到了西安半坡博物馆。登几十条台阶,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一级级引我步入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回到中华民族的“童年”。八百里秦川这一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孕育了半坡人这一原始人类。走进博物馆,十六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半坡人处在母系氏族阶段,自然是女人当家作主,所以“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继续前行,一个小口尖底瓶吸引了我。当水灌进瓶内多一半时,连瓶带水的重心就下移了,水瓶就会立起来。如果把水灌满瓶子,重心又上移了,瓶子立不住了,水就会流出来一些。孔子看到这个陶瓶装水的情景后受到启发,一句“满招损,谦受益。”成为千古名句,可见当时半坡人的聪明才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半坡人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这种建筑利于防寒保暖,与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还能抵御野兽的侵袭。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啊!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到西安才是遗憾!

相关文章

  • 走进古城西安(三)

    前三天,我们游玩了许多景点,领略了古城西安的美景,感受到了西安的繁华,西安真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在第四...

  • 一图带您走进CEVC古城西安的魅力世界

    一图带您走进CEVC古城西安的魅力世界

  • 走进古城西安(二)

    “忆长安,九月时。”在游玩了这么多景点后,我被西安的文化底蕴所为之叹服,被西安的都市气息所深深着迷。接下来西...

  • 走进古城西安(一)

    一百万多年前,蓝田人在这里建造聚落;五六千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有着悠久的历...

  • 匆匆一游—古城西安

    “梦回大唐,古城西安” 说到西安,第一反应肉夹馍、羊肉泡馍。 然后兵马俑、古城墙...... 三天+四晚。其中两晚...

  • 探寻城墙遗迹,感悟历史文化

    探寻城墙遗迹,感悟历史文化——“走进古城墙文化”实践团队赴西安、南京两地开展古城墙文化调研活动 “晋家南渡日,次...

  • 穿行长安故事

    与西北重镇、古城西安相约,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在西安缓步徐行,我仿佛走进了一册厚重的历史画卷,穿行在深沉...

  • 古城‖西安

    夜幕降临,古城墙上残留了一抹夕阳的颜色。大雁塔的喷泉和着音乐起伏,不夜城灯亮如昼,城市的每一条细纹,似乎都烙...

  • 西安古城

    伴随着不舍,离开了成都,去往西安,成都一周,无论有没有投入学习,起码让我有了和我在单位不一样的感触和思想碰...

  • 西安古城

    无论现代的房子是用水泥、油漆、瓷砖,还是别的高级材料来装饰,也不论装饰的多智能、多高端、多豪华,但在我的眼里,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古城西安(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w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