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是我见到过的第一个作家。
偶巧,那天在书店买书得知马伯庸将在惠州签售新书和读者见面这一消息。可我并不是“马迷”,对买他的书和见他的人都没有那么的热望,以致让我在想要不要去。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知名作家就在身旁,机会难得,何不去看看呢。幸而去了。回来后我对自己说,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参加,只要有机会。还是有收获的,有一种激励的正能量。
昨天,即3月19日。下夜班,睡了不到四个小时就起床了,下午两点半——提前半小时来到发布会现场——江北新华书店一楼。
自然先买了书——《长安的荔枝》。想买《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售台一工作人员说,没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叫我到四楼书城去看看。我说是文化不苦旅。貌似有点搞笑。在手机上搜索书店查询并没有。售台还有马伯庸其他的作品,都是小说,兴趣不大。也就只买了《长安的荔枝》。晚上回来读了第一章,感觉还不错,很流畅。
发布会有三个内容。首先马伯庸讲了讲发布会选择惠州的缘由,可我一开始没进入状态,懵懵的没听清。接着讲了讲有关新书的写作。
他出场时,先站在台左侧一角,主持人站的位置,我并没有注意。介绍后,走上台,他就是马伯庸啊,感觉并不惊艳。我想,如果换是林清玄,郁达夫,汪曾祺,我的心情,表现一定会不一样吧。
来的读者,我相信绝大多数是马迷。而且,年轻的女生占压倒性多数。这有点奇怪?热爱文学喜欢文字读书写作的人一定不是这个比例?崇拜倾慕这一点上,男生似乎不比女生那么强烈。是男生更愿意做自己吗?
第二个内容是读者提问,其中有一位惠州作协自称作家的年轻女读者提了写作瓶颈的问题。马伯庸的回答是,写不出就不写,停下来,去跑步,走一走。我也赞同。但也有作家说还是硬写,不能停。譬如林清玄说写作不能中断(不能中断不等于硬写)。我自己认为,瓶颈的问题,因人而异。别人的做法只能参考,正如成功不能复制。像写作能不能教这个问题一样,多数人说不可教——大学不培养作家,作家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但汪曾祺说,也不是绝对不可教,要看怎么教,由谁来教?他的老师沈从文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沈从文教习作,是让学生先写,然后针对性讲解,而不是一味的教。我认为,写作有老师教当然好,老师带着你走,不比自个摸不着方向要强么,师承很有价值意义。只是,谁能遇上自己的老师,老师愿意认你这个学生,得靠缘分,可遇不可求。马伯庸说不硬写,跑步去。这个方法不一定就能解决那位年轻女作家的瓶颈问题。最后,还得靠她自己。
本来我没有预备问题,见此我也想提问。可是,我的自怯,要等一个绝好的时机,叫把自己给错过了。等我举手时,主持人说时间不够了。把我想提的问题——“散文《风雨〈洛神赋〉》严密的叙述是怎样做到的?您怎样看待小说与散文?怎样写好散文?”这样的三个问题烂在肚子里给夭折了。
第三个内容,现场签售。因为晚上还要上班,我便从第四排座位跑到了第一排,跟着大家排队,走马观花般,依次签名。
有工作人员协助,帮打开书页,一一拿给马伯庸签名。很快!签一个名不需一秒。如果不是亲历,看那个潇洒的签名,怎么知道是“马伯庸”这个人名呢。读者有点多呀,估摸二三百,或不止。到我,忙举起手机近前拍照,看他迅速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显得急切,有点忙不过来的样子。同时,感到他内心的开心,愉快,幸福。当我拿起签好名的书时,马伯庸抬起头一脸热忱的看了我一眼。我想,是我的身高无形给他的压力暗示作用,还是他本能自然或礼貌性的忽然抬头呢?我当即尊敬地向他点了一个头。回想着他的眼神,那一刻,我感到他把我放在比他还要高的位置。我想,这就是读者在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吧。他的谦卑,让我在想,写作就是一个职业。只是作家这个身份,这份职业,有它的不同。那就是会得到更广泛的更多的发自内心的拥戴和尊敬。这是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会场不乏有倾慕的读者。其中一位年轻女读者提问时,直呼马伯庸马亲王。马伯庸讲了马亲王这个名字故事的由来。这位女读者叫马亲王,一点也不含蓄,宛若叫他老公一样。她还没有结婚吧,他男朋友就坐在她的身边哩,可以看出这位女读者对马伯庸的崇拜。这也是作家与其他职业的区别。与明星比较,在所有的职业中,我认为,文化职业的魅力是最大的。像听有的女子说想做杨斓那样的女人,有的想做杨雨那样的女人一样。譬如我,想做林清玄那样的作家,情况是一样。这是一种认同,吸引,欣赏,向往,梦想。
马伯庸正当年。成功,成熟,幽默。他在台上侃侃而谈。不是说一个写作者会写而不会说,不是这样,马伯庸就不是。往往是,不仅会写,也会说。会写不会说,不太成立。
不会说,我想有两个原因。缺乏锻炼和缺乏自信。会写会说是相互促进的。我总认为,自信不是天生的,是逐步获得的。当然,毛主席十七岁说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周总理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年轻时就有这样远大的志向和自信。我只能说,他们是伟人,是人中龙凤,占绝少数。
马伯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说自己卖过七年变压器,这或许有传说的成份,也有为新书基层角色吻合宣传铺陈的用意。我想说的是,人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累积的,然后才可能成功。
马伯庸说到灵感,建议多出去走走,去旅行。灵感不是坐在家里想出来的。到了一个地方,亲眼目睹,有感而发,这时,才有了灵感。我认同。也就是说,灵感是什么?仍然是积累。坐在家里或许也能来灵感,那就是读书,不可能什么也不干傻坐干等。
我觉得,灵感,瓶颈,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已经不成为问题。譬如现在的马伯庸,是最好的时候,是有能力多写作品,有机会成功的时候。他打开了自己,创造了市场,拥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生活。他是走在人生正确的大道上,而且,是比大多数人更华丽的大道。当然,不是说当一个作家很容易,不辛苦。当一个作家有了这样的局面,是走出了难的阶段。当然,也会有他的局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