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清子,35+成功跨行进入管理岗位,收入3倍增长;40+重新出发自媒体行业,通过早期写作改变自己,未来的愿景是用自己的文字去疗愈自己,和那些想要改变,却找不到出口的姐妹们!
现在的时间对我来说,如流沙飞逝,不知不觉又到了周一复盘的日子了,上周对我来说是鸡飞狗跳的一周,闺女甲流反复发烧,而自己还得忙着准备诊所18号试营业的事情。就在这忙碌又折腾中度过了一周,上周的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01:坚持早起日更公号,每天保持1500字以上原创。✅
02:红书平台保持一周至少3篇图文✅,4条短视频。完成3条❎
03:重新精读阅读《跃迁》,输出一篇书评,写下践行清单,思考自己的高价值领域。❎
04:践行上周对《二八定律》的新理解。❎
05:直播3次,每次2小时。❎
06:运动3次,每次40分钟。❎
经过上周的忙碌,我发现,一个阶段很难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精力不够,就像我上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生病了需要照顾,晚上的时间就无法干其他的事情了,等把孩子安排好,自己也已经精疲力尽了,没有精力在写脚本拍照什么的的了。
就拿我上周的时间安排为例来分析一下:
上周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段:早上5:00-7:00,晚上8:00-11:00,
短短的5个小时,我需要完成以下几件事:1.每日日更1500字;2.输出3篇图文4条视频;3.阅读30分钟-40分;4.陪孩子吊水1.5-2个小时;5.直播两小时,共三次;
早起5:00-7:00,为了保证日更,这个时间段,就必须先完成这件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而且只能用好这个时间段,我才能把写作这件事坚持下去。
晚上8:00-11:00,其中周二,周三,周四晚上在医院陪伴孩子看病吊水,也没有心思做其他了,周五开业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加班到晚上9点,回到家就10点多,周六开业了,晚上团建+群分享一次,也没能如期直播,周日晚上有时间,但忙碌一周的自己很疲惫。直播不到30分钟就下播了。
经过了上周,我开始思考如何平衡主业,副业,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自己有限的16小时里同时兼顾,经过了上周,我发现想要平衡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光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还得有清晰可执行的计划才行。
01:践行一个时间段做好一件事
一本书中写到:习惯要一个个养成,一个时间段最多能做好2-3件事。当时的自己不太理解,我们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6-7小时,上班8小时,我们还剩10个小时左右,为什么一个时间段就只能做好2-3件事了。
经过了上周的忙碌的生活后,我发现,确实如此,有时候就算在时间安排上没有问题,但自己的精力已经跟不上了,就像我自己在上周,是有几个时间段可以做其他事情,但自己累的完全不想动,就算咬牙把她完成,也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周日的直播就是这样的情况。
本周践行:计划不在多,优化掉一些不是必需的计划,把80的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让着20%的事情都拿到正反馈。
02:把目标拆解成小目标,用好碎片时间
上周的忙碌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想要同时兼顾家庭,工作,副业,三件事,很多事情就只能见缝插针的去完成。比如拍短视频这件事,以前的自己都准备1-2个晚上的时间来完成。
但上周的时间,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上周的达成结果并不是太好,后来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复盘发现,如果我把拍视频这件事拆分成几个小目标,是可以完成。
比如,起标题10分钟,写脚本10分钟,背文案10分钟,拍摄10分钟,剪辑10分钟,配文字和音乐10分钟,做封面10-20分钟,如果这样拆分的话,我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了。
03: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上周的我,真的很疲惫,主业太忙了,脚不沾地的那种,然后孩子又反复发烧,既忙工作,又担心孩子,已经让我有些心灵交瘁了。但写作日更,做自媒体这两件事,是我自己想做且公开承诺的事情。
记得是周三的早上,我5点起来打完早起卡后,坐在电脑跟前,整个人晕乎乎的,一个字写不出来,如果是以前的自己,肯定会坐在电脑前和自己死磕到底,这一次我没有这么做。我远离了电脑前,在阳台冥想了6分钟,然后开始打理自己的小花园,锻炼身体。
看似毫无意义的几个动作,让我的大脑得到了放松,瞬间有了灵感,我回到电脑前,仅仅用了40分钟,完成一篇2000字的日更,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快速写好一篇文章,而且阅读量还不错。
这件事让我发现,有时候并不是死磕到底就能拿到你想要的结果,换一个角度和路径,反而能拿到更好的结果。
写在最后:
生活并不能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在我们不知道的那一刻,会出现意外和惊喜,我们唯有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享受当下的每一个时刻。
坚持日更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大多时候,享受过程比追逐结果更为快乐,想说的话太多,摩西奶奶说:只要你想出发,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余生,我们一起选择用坚守和行动来走出这段命运的阴霾,完成华丽的逆转,用践行写作这个行动来解决焦虑和迷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