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的时候,她在上小学四年级。那时候,她已经懂事了,她很平淡的接受了父母的决定。两边的亲戚都会来她这里让她劝劝父母,她没应声,没有回应,安安静静的。
自她出生后,她见过父母的争吵和打架,见过父亲出去打工,母亲一个人上山去做男人干的苦力活。后来母亲也离开了家,她被留在了姑姑家。过了段时间,父亲回来了。她记得那一天,很清楚,父亲抱着她在一个山头,掏出了电话,拨给了母亲,也终于拉下脸喊我母亲回家。
她想她那时心里应该是雀跃的,尽管现在想来,父亲并没有认错,他只是将她当做筹码。母亲没有回来,父亲又再一次离开了家,她又被送到了姥姥家。
小姑娘她胆子很小,在学校被同桌欺负了,老师问她理由,她只知道哭呀哭呀,什么也不说。老师看着不耐烦也不问她了,转头问欺负她的女生,那女生说的与事实不符,她开口说不对,老师却再也没听她的话。
她很委屈,姥姥接了她回家,在老师那知道了这件事,怎么解决的她忘了,只记得被舅舅家的表妹和邻居家的小孩嘲笑了好久。
母亲打工回到了姥姥家,她生了病,发了烧。母亲和姥姥一边照顾她一边数落她“妈妈一回来就生病,真磨人” 。
妈妈很喜欢表妹,却总是说她麻烦,性格跟她父亲一样一样的。这句话也成了后来母亲数落她口头禅。
母亲再次回家,就是要求和父亲离婚。母亲那时候对她特别好,仿佛回到了她们俩人在家相处时的模样。她跟她讲父母的不合适,讲她以后要跟着她。她呢,她乖乖听话。
你以为她只是被母亲诱哄才答应的吗?不是的,她都知道的。父母之间早已经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在或者不在一起又有什么区别呢。她见过他们争吵的画面,撕心裂肺的,互相谩骂的。她见过他们互相打架的画面,母亲满身伤痕,鼻青脸肿。这些画面她到想在或许都没有遗忘。虽然她小,但她也知道既然互相折磨不如相互放手。
没有了她的哭闹,离婚的程序办的很顺利。大家各自离开,母亲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打工,父亲也去了云南投奔二伯,她依旧被留在了姥姥家。
再次回到原来那个家,是因为母亲再婚了,父亲这边的人接她回去了。父亲依旧在外打工,她跟着爷爷相依为命。相比于姥姥家,这个自己的家却是更让她喜欢,尽管这里有很多不好的回忆,但是这里有爷爷,这个把她当眼珠一样宠着的爷爷。
你问她后悔过吗,后悔她当初没有阻止他父母。她说她后悔过很多次,看着同学们的父母接他们,她却只有爷爷。她羡慕呀,真的很羡慕。可再想想就算他们不离婚她也依旧被一个人留在家呀,又不再后悔她的决定。
她曾在学校是个异类,同学欺负她,她不敢还嘴。后来她学会了讨好,别人欺负她,她讨好她,渐渐的她又学会了虚张声势,学会了掩藏自己的胆小懦弱。
在学校的时候,父母在她生日的时候会给她送东西。她大方的把东西分给同学,同学们感叹她父母对她好,她笑而不语。
现在母亲有了新家庭,又有了一个女儿,她去看过,倍受父母宠爱。她长大了,也不再羡慕了,对她这个妹妹特别好。父亲似乎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她也比以前要好,现在留在家里,可母亲这个词,依旧是这个家的禁词,她也尽量不去触碰。
而她现在性格开朗了许多,交了许多朋友,在学校也很受欢迎。可她总会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是不同的,表面上看上去很正常,可是她的心早跟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一样,裂开了一道口子。她身旁很少有男性朋友,她在感情上特别谨慎,她喜欢暗恋一个人的感觉,却不希望那个人喜欢她,也害怕去交往。
我听过有些自诩爱孩子的父母会选择在孩子高考后宣布离婚,为了不影响到孩子。可他们总是试图忽略孩子,以为他眼盲心瞎。其实早在他们争吵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有了猜测,之后的结果也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每个人都应该慎重的对待自己的婚姻,不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觉得自己可以兼顾自己的孩子,可谁又能做到始终如一呢。
她记得那时母亲与她相依为命,母亲为她剩在锅里的炒饭,尽管母亲上山干活,她得提着大桶饲料喂猪;她记得她在院里被玻璃划伤了脚,母亲心疼的背着她去看医生,嘘寒问暖;她也记得她拿回奖状和大红花母亲开心的笑容。那是母亲最苦的日子,却是她最怀念的日子。她记得母亲为她受过的苦,她也尊重她追求幸福的权利,她祝福她以后每天都会幸福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