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和线条的运用
形——气——脉——韵
一:形,形状
写生中光有形是不行的,我们要深入地理解结构,形它只是一个广义的名称。
很多初学者往往看到的就是形。
举个例子说:
三片叶子,两片在下,一片在上。稍微有点造型基础的同学,肯定是先画上面一片叶,再画左右两边。
换成初学者,他往往很多时候,他会画一个三片叶子重叠后的外轮廓线,然后中间再去补结构线。最后你看他画完了,也是像模像样,但是其实这个方法就错了,没有从结构出发,直接从外轮廓,也就是经常所讲的形状出发。
什么是形,什么是结构?
举例1:圆柱体+正方体(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左:结构,右:外轮廓(形)
举例2:
火焰花叶柄(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左:结构,右:形(外轮廓)
写生前观察物体,就是了解它的结构。
国画讲究白描,由线条直接来表达结构,不需要像西画那样分解成很多小块。
二:气,阴阳向背
气的问题,牵涉到构图。
这个气,它首先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画中的“阴阳向背”。
气,就是讲我们画的这个地方闷住了,不透气,或者那个地方留白留少了,把气堵上了。
一张画,它有一个气,你在构图前,像同学们在写生的时候,你不可能是一点不构图的,你稍微要构图,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张画的气的问题。
气,我们先从一个最简单的物体说一下。
举例1:
我们现在画一个小茶壶。(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现在我们假设说,要在这个茶壶里,构个图。第一种是红色线构图,第二种是蓝色线构图(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凭直觉,你们觉得是红色的构图比较舒服一点呢,还是蓝色构图舒服?
肯定是蓝色。为什么?
这个就牵涉到我们讲的“气”的问题,其实每个物体都有它的方向感,方向感就是它需要透气的地方。
我们拿茶壶的时候,都是拿茶壶把子,然后茶壶嘴向着比较空旷的地方倒茶。没有哪个说,我倒茶的时候贴着墙角,把茶壶嘴对着墙角倒茶的。
这就是茶壶需要有留气的地方。
所以,不用说,这张构图如果在蓝线里,就感觉到茶壶会比较舒服。
在红线里面,中间位置,就相当于茶壶的后脑勺。
举例2:
素描头像。
画论—中国画构图蓝线框,把气堵上了,就会很不舒服。
画任何东西都要有气的概念,如果没有气的概念,就很容易在布白上出现错误。
举例3:
判断最透气的地方。
画论—中国画构图更好的构图方式是,去掉右下角留气部位的杂物(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中国画的构图,要有“起,承,转,合”的概念。
气的问题和留白息息相关。在作画前,在构图前,第一要有造型概念,结构概念,而不能仅仅描外轮廓。第二,留白,留气这个概念。
举例4:
弯子木(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留气的地方最多补一点小草虫,蜜蜂,蜻蜓,蝴蝶。气的地方,一定不要给它堵上了。
反例,对冲。(下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不是气的地方,有穿插,有叶子都没有关系,但是留气的地方,一定不能堵上,留气是非常关键的。
三:脉,脉络
构图之前,做好留白,疏密的工作。真正的作画从构图开始,就要有脉这个概念。
气和脉,这两个字,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气和脉,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脉,它是和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脉络。
动态线,s形,c形,v形构图。
画论—中国画构图在动态线上,不管你是花,石头,叶子,老干,整个的造型,形成一个线条走势。
这种构图,是高度概括的,和西方的绘画有所不同。
西方的绘画,画静物,更讲究的是形状,比如三角形构图,块状。
东方的绘画,它更讲究的是脉络。从脉络来看结构。
“主,辅,支”
写意画里,画兰花:一笔起,二笔交,三笔破。
画论—中国画构图它包含了中国画最本质的构图特点,其中,起笔就是主笔,第二笔就是辅笔,第三笔就是支线。
主线,辅线,支线,每一笔各有各的用处。
主笔,起着定势的作用。
画论—中国画构图自己总结:1.看见结构,注重“无”的部分的表达,笔断意连。
2.阴阳,留白,留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