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继续开始放了很久的周记。
感觉是时候给恋爱的猪期画上一个小句号了,猪了整整三个月,很开心也不后悔。接下来要开始进入龟期了。借某个狗的话说“全面布局,硅步前进”。
越来越觉得记者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兴奋感和成就感,不能抵消它带给我的焦虑、消耗和怀疑。又是一年这个时点。
于是大脑又时不时冒出那个问题,我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的人生想要怎样的广度和深度?
但有一个变化,就是现在越来越觉得,很多问题可能不需要一个固定的答案。这可能是倔强如我,这些年为数不多的成长,那就是,不再那么想要苦苦追寻一个确定答案。
但依然还是快速试错,迅速转换的节奏。
戒不了的依旧还有妄想。想要过纯洁通透如琥珀的生活。
但也有一些进步,开始直视自己的欲望和责任。开始学会偶尔把自己拉下来到地面。
因为信息不对称,不够直视自己,以及对现实缺乏了解,我走了一些弯路。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个人风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我可能并不如自己所想,是个敢拼敢闯的人,因为工作和生活一冲突,我通常都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生活。又赶上经济周期下行,各种不景气。实在不看好市场的未来。
比如,采访和饭点冲突的时候,我宁愿撒谎说有事,也要推迟采访给自己做一顿饭。再不开心的时候,给自己做一顿用心的饭,也会多一些力量。稿子哪怕虎头蛇尾,也不想太耽误睡觉的时间。和我室友大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一个刺激点,就是全宿舍最认真的huiwen那天说,“我的梦想一直都是做家庭主妇啊”,我很受震动。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温和女权主义者,其实某种角度上,也不过是被时下社会思潮的概念绑架了而已。我一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承认过一点,那就是想做记者30%的理由是因为不坐班,这意味着我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在家办公,给自己做饭。但现实却是,工作和生活完全黏在一起,因为杂志稿周期较长,那期间就是满脑子工作,事实上是7*24小时在工作的。期间又很焦虑,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没有稿子的时候,又在焦虑选题,以及报复式休息。
总之,不坐班真的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和抗压能力。我弱鸡,我不可以。我想要规律稳定的生活状态,想要平和的内心秩序,想要多一些生活享受,少一些生存战斗。
有一份远程操作的兼职,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份工作强度小,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上下班规律的工作,工资不低于现在的就好。毕竟我现在收入也很少。因为越来越认清,靠工作赚钱真的是很不划算的,不如好好生活。
何况有了时间,其实还是有很多斜杠的机会。毕竟未来的社会越来越扁平,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承包到个人的工作是最能发挥个人价值的。
接下来一周我要做的事:
按重要性排序:
1.准备新华社新媒体舆情分析岗位面试
-------周一
-复盘自己的简历(复盘之前职业的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解决过程);
-复盘对这个职业的认识,以及为什么想要换工作的原因;
-找最近一个月的重点新闻事件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二,中午面试
2.准备唐宁的采访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看完pr发的所有材料;
-丰富采访提纲并且体系化之;
-周五中午采访
3.准备杂志稿-----推到采访完唐宁,可能会有新的角度或者突破?
-------周一
-看近期我们组的文章写法
-看张威姐发的那篇,看看怎么洗稿
-看最近的公号文,八有用的信息和角度
--------周二
-写一个大概的框架
-问相关的人,补充信息
-写作
------周三
-完善写作
-交初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