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的时候,某某同学的成绩好。大人的一致评价是那个孩子读得书,如果谁的成绩不好,大人的评价是那个人读不得书,好像这个书读得与读不得是天生的一样。小的时候觉得很神奇,认为读得书的那些孩子都是聪明人。。。直到后来自己做了母亲,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求学经历,才慢慢领悟这其中的道理。
我是从一个班级成绩最差的学生,到后来的班级前三名,再到后来进入省重点。。。这里面大概就反映了一个小孩为什么不能把书读好和一个小孩怎么样能把书读好的过程。
成绩差的学生状况
4岁半到7岁,是我人生比较黑暗的阶段。当时看到小伙伴们去学校了,我也嚷着要去,然后就去报到了,去了才发现我属于班级比较小的同学,坐在凳子上脚都不能着地,老师讲的什么我现在倒是记不清了,只记得习题做错了,被老师用教鞭打手的记忆,由于错题比较多,两个手换着挨教鞭。。。问题是挨打了,老师没教你怎么做题。以至于这种不会的累计越来越多,成绩自然越来越差,老师每次碰到父亲,就说:你们家孩子成绩多么的差一类的话。。。估计在那个阶段,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觉得我很笨,完全不是块读书的料。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体罚学生不是目的,关键是引导孩子怎么能把事情做好以及不会做的题能有方法做对。
差生变优等生,求学时光一路坦途
这个转机发生在我7岁后,父亲给我转学啦!我之前在那个村小已经上到二年级了,父亲给我转学后让我从一年级开始读。与我同年的小伙伴都在上二年级了,我还在上一年级,我那自尊心受到强烈的伤害,然作为小孩又不能做主,唯一能做的就是追上小伙伴们,由于我长得比较高,老师让我当锁长(专门负责锁门),连这个事让我觉得长得高也是一种耻辱。
也许是之前学过二年级的知识,再来学一年级的太简单,一年级下来每次考试都进入前三名,然后就升入二年级,二年级的时候仍然是前三名。顺利进入三年级、四年级,这些知识是新的,在这两年里成绩依然如故。而且在四年级的时候我追上了我的小伙伴们,她们由于成绩不好,中间有留级的,然后是我们一起进入五年级、六年级。我去了重点,我的伙伴们去了普通的初中。学生时代的我们从此就拉开距离了。
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每学期都拿奖状回去,客厅的墙上贴了好大一片,每年过年有亲戚朋友去我们家都要看看墙上的奖状,然后得出得出得结论是:这孩子读得书
回顾下小学成绩变好的原因:
1 孩子的自我驱动能力
2 上课聚精会神,认真听讲
3 课后完成作业
4 古诗我都是课前背熟的
在这4个原因中,我个人觉得“孩子的自我驱动能力”其实是最关键的,因为我发现有些成绩好的人读着读着就已经滑到中不溜啦!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帮孩子找到他人生的自我驱动能力,让他有持续的动力。
给孩子成绩差的父母的建议:
作为孩子从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那天开始,她/他骨子里也希望是个受同学和老师喜欢的孩子,没有谁说我去上学就是去捣乱的。通常老师都更关注和喜欢成绩好的同学,所以你会看见成绩好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好。
还有一个因素是,孩子成绩不好,同学们其实是会嘲笑或是看不起他的,老师不喜欢已经是客观事实了,再经同学们一嘲笑,估计在学校的日子只能说是挨啦!如果回到家,父母再因为成绩不好的事凶孩子一通,估计刚开始孩子有点惧怕,到最后就只能是破罐子破摔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给孩子报以同理心,他会觉得你是他的朋友,他/她找到了依靠和温暖,只要你引导的方法得当,孩子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