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五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五

作者: 爱读书的小米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22:56 被阅读0次

        本章主要围绕着课程社会学与学校知识之间的种种关联来阐述。文中首先明确提到,课程不是天经地义的存在,而是在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社会构成物”。而学校课程中所纳入进去的,就是借助文字以教科书形式所传递的那些学术性、理论性知识。这种知识的掌握过程与评价是以每个儿童为基础,成败得失的原因终究归结于儿童个人。而在这种大前提下所滋生出的“应试教育”、“应试学历”可想而知,严重扼杀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对“高分低能”的实际现象,我们应当痛定思痛。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的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生、学会生存”。我想我们每个做教育的人都真的应当静下心来思考学校的教育,学校的知识到底应追求什么,应该如何界定。当然,对于学校知识的界定本文中笔者也阐述道,当从这三个层次去考虑: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所必要的知识、技能,诸如读、写、算技能和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渗透于各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科学思考方式;作为社会生活所必要的价值观、态度。有了这样明确的界定后,相信学校教育该何去何从将不再迷茫。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五

    本章主要围绕着课程社会学与学校知识之间的种种关联来阐述。文中首先明确提到,课程不是天经地义的存在,而是在同...

  • 《课程的逻辑》之五

    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探究学习”是遵循科学家运用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儿童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

  •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18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19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学习课题及其构成的心理学透析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20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六

    《课程的逻辑》一书读到现在,已近四分之一,加上这篇也写了有六篇感想。 说实话,这一路读过来,每一章的阅...

  •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七

    本周,我阅读的是本书的第八章——“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 本章在一开始便提到了什么是“科学素养”。...

  •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四

    在“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一章中,笔者提到:日本教育学家佐藤三郎教授把学习迁移的回归现象分为了五...

  • 《课程的逻辑》(五)

    钟启泉教授在《“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一文中从“学校知识“的”合法性”拓展课程研究的视野,审视“学校知识”,提出了...

  • 2018-01-26

    读书笔记之二 不讲逻辑的《课程的逻辑》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读后感 这一章节,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jd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