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粒粒皆辛苦

作者: 谷意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21:36 被阅读0次

女儿学校门前,有约一亩的菜地,傍晚等女儿放学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劳作的人,或蹲或站,在分割成无数豆腐块的田地上,挥锄刨地、提水浇苗、除草摘菜。夕阳渐渐隐落在不远处如山峦起伏般的楼房下,一抹抹绯红的晚霞,若有若无地闲散在天际上,安静而温柔地期待暮色的降临。

应该是学校教职员工的菜园子吧,教书育人、莳花种菜,美好的田园生活不就这样吗?我有些好奇,想知道他们都种啥菜,收成怎样,便信步跨过沟渠,就近看他们劳作。老师,你种的啥菜啊?我朝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恭敬地招呼。

错了错了,我不是老师,是附近的村民,中年男子有些错愕地纠正我,他告诉我,这坵地是待征地,每家分一点种菜,随即问我,要不要买点回去尝尝?轮到我错愕了,看着青翠娇嫩的蔬菜,就一点点地的菜,还有余买出?他解释说,长得好的蔬菜价好,多挑去市场上买了,经济不好,加上山上的蜜柚价贱,凑点补贴家用,随即叹口气,这几年水果都陪本,别看豆腐块大地的菜,反而可以换回油盐钱呢!

我让他给我摘了明天的用菜。他有些高兴,看你经常校门口等孩子,以后吃菜就买我的吧,菜不喷农药的。我没有应诺他,因为保不准每次都能遇见他在菜田里忙碌了。我提着他用绳子给绑起来的一捆菜,看着那些正在巴掌大菜地上忙碌的农民,实在算不出他们人力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也许他们压根就不在意这种比例,有一点算一点吧!

据美国社会学家易劳逸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每户平均人口为4.2人,拥有的平均农田面积为950亩,中国每户平均6.2个人口,平均拥有农田25.5亩,相比之下,两者相差近70倍。易劳逸进而分析说,无怪乎中美两个国家的农民在食物消耗、生活标准、耕种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迥然不同,在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作为农田耕种粮食作物,只有百分之二的土地用做牧地和林地,由于可用来放牧的土地面积太小,所以,儿童或成年人都用绳子牵着牛或其他动物在田间地头或路边,甚至祖先的墓地上吃草——这是中国劳动力低廉和农民善于运用所有现有资源的明证。

想到这,我想到经济学上“自我剥削”一词。青藏高原时,臧民告诉我,一头羊至少要有三十亩的草地,才能保证基本的草料供养,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的产出不足以养活一个人正常所需,如达摩克利斯剑,长期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农民的生命。当农民挣扎在生存边缘时,哪怕仅是为了增加一丁点收成,也必须而且愿意付出长时间的艰辛劳作,那么,农民不差钱还可以冠冕堂皇吗?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后蜂拥而至的外向型企业,是另一种方式的开疆拓土,让我们与马尔萨斯渐行渐远,但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依然是需高度警惕的民生问题。

牧歌式的田园生活,从来都只存在于传统山水画中,只是文人墨客的远观……(写于阳台)

相关文章

  • 随笔:粒粒皆辛苦

    女儿学校门前,有约一亩的菜地,傍晚等女儿放学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劳作的人,或蹲或站,在分割成无数豆腐块的田地上,挥...

  • 谷民之国本也 粒粒皆辛苦

  • 粒粒皆辛苦?粮食是怎样炼成的?

    1 粒粒皆辛苦? 唐代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人选择特定的场景...

  • 食堂

    谁知盘中餐 人 粒粒皆辛苦 人

  • 【国画人物】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人物课将要接近尾声,画了也有十来副了,比较起...

  • 大田

    粒粒皆辛苦,大田给你力量。奋发图强,给你未来。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币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悯农 唐宰相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日一书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粒粒皆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lf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