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糊里糊涂M
如今你已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工作的烦恼、夫妻的磨合、家庭的代沟……你不一定能在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发挥出最佳的状态。尤其面对孩子。
其实孩子处在我们所有关系链条中最弱小的环节。我们也很难不将火气爆发在这个最弱小的对象身上。
单位领导不能得罪,关系到利益前程;同事要处好关系,每天8小时面对面;父母意愿不能违抗,百善孝为先;夫妻关系处理好,生活才幸福……
所有关系里面,唯独孩子这一层级是最弱小的。
“没听见!没听见!再说一百八十遍!”孩子们嘴边无心的歌谣,吐舌搞怪的鬼脸疲惫了你的心。你生他养他,倾其所有,他却老跟你惹麻烦。
所谓恨铁不成钢。这个恨字,很形象,没有咬牙切齿,没有声色俱厉,够不成恨意。爱之深、恨之切。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里描述:你敢打骂孩子,是因为他比你弱小。此话不无道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很容易成为情绪的奴隶。
有些自身能力欠缺的父母管不好孩子,坏情绪就变成了他们的大敌。弱弱小小却调皮无休的孩子,很可能就成为了大人发泄的出气孔。
不再对孩子大吼大叫,只因我学会了这几招。
1 不要突然袭击
有一个很熟悉的场景: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或玩游戏,你突然发现观看时间太长了,赶紧赶紧关掉!
接下来孩子大吵大叫,哭哭闹闹不说,你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拾这个残局。你的怒火不停往上冒,随时会爆发。
不要突然袭击!如果咱们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娱乐时间,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你可能会说:我提前说过呀,就玩一个小时!为何他们还是不愿意收场?
那就提前30分钟提醒一次,提前15分钟再提醒1次……诸如此类,让孩子心里有个适应时间,便不会觉得幸福怎么走得那么突然。
孩子并非你想象的那么不讲理,前提是你必须提前跟他讲理。如果事前沟通过,事先提醒过,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 指责换成引导
你是不是一个敢让孩子“试错”的家长?如果你已经对年幼的孩子每天犯的错像家常便饭一样习以为常,心态平和,你可能会自然降低自己躁狂的程度了。
当孩子疯跑摔跤、打碎碗盘、弄坏家具、吵闹不休……你本能第一反应常常指责埋怨孩子,并想纠正错误。你好像不爆发出来,浑身不舒服……
大部分父母、大部分情况就是这样干的。这样干其实大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可能还会强化错误行为并产生逆反心理。想想此时,他需要的是什么?
此时,你如果问问孩子,刚才发生什么事了?让他自己好好讲述事情的经过。问他这样做好还是不好?为什么?以后该怎么处理?需要你什么帮助。
指责换成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探索并想办法改进,远比你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埋怨更能起到管教的作用。
你在孩子心中再也不是一头容易暴躁的狮子,而是冷静型、分析型的成熟家长,这也将影响孩子今后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3 绝不当众批评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到:当儿童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在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碍和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更多的表现出自私、仇恨、进攻性和破坏性。
基于此,当孩子当众表现出某些过激或捣蛋行为,普通的父母会马上当众大声呵斥并严厉制止孩子。
如果你真正懂得他行为背后的契机时,你才能用爱来呵护他的尊严并影响其行为得到改变。
而经常当众吼骂的家长,其实反倒会表现出你自身修炼尚欠缺,管教孩子自然不得力。
试着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戳疼孩子脆弱的内心,将他带到另一个房间或角落。这个行为也可以让生气的你也暂时按耐住火气。
为亲子双方营造一个坦诚的沟通氛围,也给孩子心里上留一个接纳你建议的空间,更容易让孩子放下心中的疑惑或愤怒,试图让他冷静下来,也让你自己冷静下来,帮助他自我探索和反省。
4 采用阳性强化法
鼓励胜过批评,这句话道理都能懂,但真正遇到棘手问题,我们却很难想起要正面激励。
你批评了那么多次,有用吗?负面批评得多了,不妨翻一个面。
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拖拖拉拉,你总是着急上火地批评,他不但不听,也许会加倍磨蹭,心里还在想:你好烦啊……我不听不听就不听……
其实你不是吝啬表扬和鼓励,而是被气得想不起来。你可以试着不去批评眼下孩子正在磨蹭的行为,而是鼓励他去联想自己行动迅速的场景并给与强化刺激。
我曾这样对孩子说:“上次我下班回家还没换好衣服鞋子,你就跟我说:妈妈,我饭都吃完了!我的天呐,简直就是神速嘛,太棒了!今天是不是比上次还要快要好?有奖励有奖励哦!”听到这样的鼓励,孩子顿生自信和目标。
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子刺激好的行为产生,而弱化不良的行为习惯。心理学上有一种阳性强化法,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产生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奖励的方法有很多:好吃的零食、好听的故事、好玩的游戏……而其实孩子觉得你给到的最大奖励就是你下班回家不玩手机、不忙工作,全心全意对他的陪伴!
5 陪孩子做时间游戏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拖拖拉拉,就喜欢包办代替,成为保姆型父母。
帮忙穿衣服、帮忙喂饭、帮忙收拾书包,帮这帮那的。他们觉得这样做比跟在孩子屁股后面絮絮叨叨更省心省事。
就像你每天早晨很明确地告诉孩子:还不快点要迟到了!没有时间了!可是他依然慢条斯理地对着卫生间的镜子扭来扭去,嘻嘻哈哈。
皇帝不急太监急。孩子似乎对家长嘴里急得跳到嗓子眼的“迟到了”、“晚了”这类词极具免疫力,丝毫不起作用。
不妨将每一天的生活都变成跟孩子玩耍的时间游戏:跟孩子买一个“卡哇伊”的定时器,“滴沥!”拧好每项游戏任务的时间。
例如起床穿衣5分钟,刷牙洗脸上厕所10分钟,吃饭15分钟……调好定时器,铃声一响,代表此项游戏完成时间到。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给予表扬或奖励,胜利进入下一关。如果孩子前面磨蹭,但能在后面环节赶上来,也可以弥补前面所丢失的时间。
通过时间游戏管理孩子,孩子会从中受益,你也会慢慢变得从容而淡定。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看几本书,听几堂课就能信手拈来管教孩子的妙招?这是扯蛋!
唯有不断学习和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教养习惯,你才能彻底打败曾经那个无知的你,也才能让孩子真正朝着阳光的方向奔跑。
你得时刻提醒自己,不再恼怒、不再焦虑、不再冲动,不把坏情绪感染到孩子那里,你就是他最好的榜样!
加油吧!妈妈们!
您也有对孩子不吼不叫的好招吗?一起聊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