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之前我问自己几个问题:1.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的吗?2.如何在书里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3.怎样成为孩子的玩具。
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她致力于从刚出生到6岁大的儿童的成长教育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美国儿童教育专家。书本有很多婴幼儿的情感引导对我自己吸收更多的是之前教育的误区和觉知自己在教育中看不见孩子的情绪。
在书本里我做到第一个是教育错误的认知:1.打屁股2.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3.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这些都是消极教育的方法。对于打屁股其实是一个传承,在父母辈的教育中,做错事情就要受到惩罚,而孩子的世界惩罚过后的情绪会对她未来或者现在造成伤害。我们在教育里总是期望孩子听话或者按照自己想法去成长,却忽略孩子的天性,他们的世界玩儿是天性,乖巧听话其实是束缚。而我们做控制形父母孩子会制约,放任会变成不管。唯有看清孩子在事情本身中的情绪和感受,来去做情感引导。
书本收获第二个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A. 播下种子,提前清晰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 比如:现在妈妈要带你出去当秋千,我们说好只能玩半小时的噢,等下妈妈还要去买菜。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开始玩的时候还可以再问一次,还记得刚才妈妈说过的话吗?…… 好的,你去玩吧。
B.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比如:出去外面吃饭时,我们常常怪孩子不听话,跑来跑去,可你想想他听不懂你们大人的聊天,他能不去做一些事情来引起你的关注吗?所以我们在出去之前可以带一些玩具和书籍陪伴他,当然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太久,我们也尽可能的快点吃完饭回家。
C.聆听,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齐平,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
D.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拼的积木不小心被其他小朋友碰倒了,他很生气想打小朋友,这时候我们应该过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 或是 “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E.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书本收获第三点:无条件的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花朵,盛开的方式不一样。像书里说的一样,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即使认为自己哪点不好还是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不要让成年人的思维和限制让孩子成为别人的模样。同时,身边的家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都给予自己的观点,就是情感引导。特别单亲的孩子,敏感和缺失的爱会让她更害怕表达。更应该看见情绪背后的问题,做好情感引导。
这本书中收获的三个点,都在陪伴孩子中践行。也希望更多人在0-6的家长多去看这本书,让情感引导从小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