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 kdepp | 来源:发表于2016-07-01 16:58 被阅读2194次
s6861663.jpg

整体感受

知道这本书,是从某一期『樊登读书会』的节目上,樊登举例说他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坚持」这个抽象的行为,还学会了和老师进行沟通、争取考试机会。

读完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在于明白两个道理:

  • 教育孩子的关键是要做情感引导
  • 带孩子和教孩子,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管住孩子,而在于如何管住我们自身情绪

下面详细说下书中提到的一些理论。

幼儿教育误区

不那么友好的教育方法,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一些,主要分为这些情况:

  • 感受上
    • 被轻视、低估、怀疑、否定
  • 动机上
    • 期待外部奖赏的激励
    • 害怕消极后果的惩罚
  • 行为上
    • 被控制
    • 被放任

进入已上误区的后果是

  • 感受被轻视,会让孩子不向你袒露真正的心声,也会缺乏安全感;
  • 以奖励或惩罚来激励或限制孩子,会让他更早得学会伪装和说谎;
  • 强行控制一个孩子,会让他自己的意愿长期被压制,青春期来临会有明显反弹;
  • 完全放任一个小孩,会让他觉得没人管,因而�丧失归属感和安全感

应该怎么教?

情!
感!
引!
导!

情感引导有什么用

本书的最大观点就是,要使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来教会孩子以下几件事:

  • 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 更快地从自己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 增进和父母间的沟通和亲密度
  • 认识到沟通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性

表达情感

不知道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孩子,更倾向于用尖叫、撒泼、捣乱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希望能自己能得到父母的重视,确苦于找不到表达的方式。

让孩子先知道自己怎么了,然后学着告诉父母他的感受,进而才能控制情绪。谁都不希望孩子们在下馆子或者坐飞机的时候大吵大闹,进而导致父母的脾气也跟着失衡。而要做到这点,要先教会孩子说『我很生气』、『我很难过』。

学会了负面情绪的表达之后,正面的情绪和品质也一样可以教孩子去理解和表达,比如在他说谢谢之后,夸他『真有礼貌』,在他完整爬完一次楼梯后,夸他『真能坚持』。

学会沟通的第一步,是表达。上面这些情绪形容词,其实相比各种苹果、香蕉之类的名词,更有实用性,更需要孩子们提早掌握

走出负面情绪

任何人,走出负面情绪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发泄出来。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需要做的是『确认』然后『同情』。这里的同情,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然后理解他们此刻的情绪。等这个情绪被父母接受了,孩子才会慢慢化解这个情绪,之后呢,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道理的机会了。

如果孩子的一个负面情绪没有家长来做接盘,那对孩子就是一个信号,哦,看来说话是不管用了。然后他可能就会用一些肢体行为上的东西去发泄,甚至是打人、暴力。

增进亲密度

成人之间的有效相处时间其实并不长,这还是在双方相对平等的情况下。而在成人和孩子这样一种强弱关系中,平等相处的几率就会更小。而要增进相互间的亲密度,两种类型的沟通很重要。一个是平等的交流很重要,另一个是感受的交流很重要。

老实说,谁不希望别人认真对待我们的感受,而不是敷衍、搪塞或者质疑。孩子也是一样,他们需要感同身受的理解。

认识沟通的重要性

孩子都是会学习父母的。父母喜欢以沟通解决问题,孩子也会跟着用沟通解决问题。而且当发现到沟通的成功率和效率之高,就会在未来更多地倾向于用沟通去处理和其他人的关系。

任何和孩子的相处,都应该考虑两个层面。一个是孩子当下的反应如何,另一个是他会怎样学习我们的处事方式。

如何做好情感引导?

  • 以增进情感未目标
    • 多陪着玩
    • 多指导,多支持,少否定
    • 提供选择,少命令
  • 同情孩子的感受
    • 对于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支持和同情
    • 不要否定或质疑孩子的情感
    • 聆听 + 复述 (用上情感类词汇)
    • 抛开自己的情绪
  • 量身定制
  • 了解孩子的性格,尊重孩子的特征
  •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来提出要求
  • 前期先引导行为
    • 提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
    • 强调孩子自己的内在能动性
    • 要锻炼孩子学会三思后行

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

  • 出生 - 2 岁
    • 从完全满足孩子的依赖,逐渐转变为扩展和转移他对父母的依赖。
  • 2岁 - 3岁
    • 教导行为界限,更多和外界的接触,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学会和更多人相处。
  • 4岁 - 7岁
    • 教导情绪疏导,以及社会文明礼仪

自我修炼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镜子,要想教好孩子,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让自己变得更好,包括:

  • 好的生活习惯
  • 好的情绪表达、情绪管理
  • 更多的知识

工作中的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回到家是一个要卸下重担放松自己心情的时候,但实际上,为了应对孩子不断变化且没有规律的生活问题和情绪问题,父母需要拿出比工作中对待领导更谨慎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切记要抛开自己的情绪。

孩子才是父母在世界上最好的作品。相信这句话。

相关文章

  • 孩子的“玩具”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孩子的“玩具”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众所周知,玩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喜欢玩具是孩子的天性...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金伯莉·布雷恩 001设定限度 在2到3岁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对孩子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知道...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这本书和上一本《正面管教》感觉大同小异。更像是换了一种角度讲诉同一个问题,以至于我反复检查两本书的作者是不是同一个...

  •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你

    这是我的第13篇原创读书心得,本周所读书目《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们都知道,想要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的学习和...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荐 语 如果稀里糊涂地当了爸爸妈妈,面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束手无策。 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和设定限制是教育孩子的两个最关键的的环节。 一个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一个则是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必须既温...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的读书心得 如果稀里糊涂地当了爸爸妈妈,面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束手无策。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整体感受 知道这本书,是从某一期『樊登读书会』的节目上,樊登举例说他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坚持」这个抽象的行为,...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第二次听这本书是孩子拒绝我陪睡而是选择他爸爸夜里。我内心很受伤。瞬间变成受害者。老公一番安慰后,我又把这本书翻出来...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九点,快乐忙碌的周末时光,两个孩子都已经睡着了,玩了一天,沉沉的,睡的好香。 今天自由书写,记录带娃儿的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of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