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01女性主义理论
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这就是波伏娃说的“第二性”。
男权思想认为,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而女性主义者认为,这种秩序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构建。
女性仅仅因为自身的性别而受压迫,也只有女性主义是向男权制本身挑战。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述的宏大叙事;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包括:交换理论、网络理论、地位期望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新弗洛伊德理论等。
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中,有七部作品被列为女性主义奠基之作,它们分别是:彼森《女性之城》、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伍尔夫的《自己的一间屋》、波伏娃的《第二性》、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米利特的《性政治》、格里尔的《女太监》。
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女性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随着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性别平等是一个无人能够阻挡的大趋势。
02男权制的定义
男权制在西方学术话语中被称为父权制,男权制的核心是对男性特权和权力的维护并将其合法化,这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女性主义理论认为:男权制是认为构建,而且可以改变的。
概括来说,男权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男性统治,男权制强调男性统治的自然基础,把社会和家庭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把男尊女卑变成一个深入人心的既定事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指导你把一个常见陈述中的男性换成女性,才能发现这种荒谬。
第二:男性认同,把所有好的、值得追求和向往的和男性气质绑定,把社会核心价值和男性高度绑定。而女性被背景化和边缘化。
第三:将女性客体化,阻碍女性的创造力,将女性摆在次等地位,统治和剥削女性劳动力,各类传媒符号系统暗含对女性的贬低,从社会最高权力机构上排斥女性。
第四:男权制的思维模式,把所有事务分为黑白两级,采取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
性别歧视深植于文化之中,即使到现代都无法消除。女性被大部分宗教定位劣等与不详,即使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女性也免不了愚蠢的蔑视和贬低,人类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诸如卢梭、叔本华、尼采、黑格尔等对女性都带着偏见,康德由于他的厌女倾向,成为了在女性主义那里口碑最坏的哲学家。
总之,当所有的男权思想家、理论家为男性统治女性的一切辩护的时候,他们想说的是:是上帝或者自然迫使女性屈从于男性的。他们通过赋予男性正面积极的品质,赋予女性与之独立的特点将女性边缘化。男权制的逻辑并不是直接说女性什么,它使用冠冕堂皇的话(比如“保护家庭”“保护孩子”“保护中国女孩等”)促使女性屈从于男性。
03同与异的问题
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史中,性别平等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争论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问题。
概括来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五种立场。
(1)男女相异——男尊女卑,男权制,父权制
这是传统的男权制思想,它认为男尊女卑是再自然不过的正常秩序,这种观念已经盛行了几千年,是不公正而陈腐的。在过去数千年,这种观念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就连许多优秀的思想家都不能跳出这个固有的非正义观念。
(2)男女相同——男女平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持这一观点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两性没有什么差异,因此要争取男女平等。他们即使承认男女两性有差别,也一定要强调两性的相似点超过相异点。
(3)男女相异——男女平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这种观点在主张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直接原因是,她们认为此前的女性主义已经丢掉了女性的特征。
(4)男女相异——女尊男卑,文化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
这种观点强调男女两性的差异,并且认为在这种区别中女性属于比较高明的以放,这种观点又被批评为颠倒过来的生理决定论。它不仅承认两性的基本区别,并且赞美它,使之纳入女性主义的政治议程。
(5)男女混合——男女界限不清因此难分高低,后现代女性主义
这种观点认为两性的界限其实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主张进一步混淆两性之间的界限。
在笔者(李银河)看来,性别的异同问题可以按照一个简单的原则来处理:争取两性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但是承认并保持其它方面的差异。短期争取实现现实生活中两性的平等权利,长期为个性的实现创造充分的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