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要想孩子走向独立,首先父母要相信孩子,信任孩子。因为父母的信任对孩子来说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它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更能让孩子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如同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1
一个婴儿从妈妈的子宫里诞生,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球,他们还需要适应一个干燥的空间和声音全都不同的世界,所以特别需要母亲的照料来获取安全感。
随着婴儿不断的长大,他们与生俱来追求独立的原始动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影响他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
最初因为受限于动作、情感、认知等能力的影响,他们很难表现出来,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最早期的对抗就开始了……
1、3月份左右的婴儿就开始用口来感知世界,如果父母不允许他啃手,他就会反抗;
2、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开始用手来感知世界,他会用手去抓各种食物,如果我们不允许,他就会急得哇哇叫;
3、9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开始到处爬行,他的活动范围大大的增加,于是开始在房间里到处爬行,跟周围一切事物产生链接,如果我们父母不让,他会拼命抗争;
……
直到他们的语言飞速发展, 他们开始用语言进行反抗:“不、我不要、我不愿意、这是我的。”他们的“独立宣言”便迫不急待的发表了。
2
孩子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独立,无能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他们有天生的主动性,很小就想做一些事情,比如“做饭”、“端饭”、“洗碗”、“扫地拖地”、“自己吃饭”……
作为父母,我们都要有意识的给孩子一些探索、参与的机会,当孩子在探索和参与的过程当中完成一些事,他们就会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就感,他知道自己是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这样就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以及责任感。
相反,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被父母包办,我们嫌弃孩子太小、添乱,他们就很难发挥主动性。
孩子因为缺少锻炼的机会,抑制了孩子自身的发展,他们就很难认识到自身能力边界在哪里,他们在遇到事情时,很容易高估或低估事情的容易难度,于是会产生无力感!
3
因为疫情,我们一家三口自己居住,我在做饭的过程中,噗噗突然端着椅子跑到灶台前和我争抢炒菜权……
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因为真的很耽误事,他手臂肌肉力量控制不好,握着铲子经常将菜“搅”得到处都是,并且还不允许我插手,有些菜因为搅拌不及时还糊了,更多的是怕他受伤……
我说:“你看,菜都抄糊了吧!”
他感受到我不愉悦的情绪,望着我眼睛,可手却仍然在那里炒啊炒,我心软了……
我吸了口气,将不愉悦的情绪转化如何教他炒菜:
于是我将火关小。当菜快糊时,我说:“给爸爸翻炒一下,免得糊了就不能吃了,翻完就给你。”他很爽快的递给我锅铲说:“你快点给我哦!”好像生怕我抢过去再不给他一样。
就这样,爷俩就在合作中完成了晚餐,那一晚,他吃了很多,骄傲地说:“这是我和爸爸一起炒的,将来我要做饭给爸爸妈妈吃,不要爸爸帮我。”
在跟我炒了一段时间后,接收到太多的赞美,已经不满足和我一起炒菜了,妈妈跟他买了一套小号电池炉以及餐具等,他可以独立完成切菜、煮鸡蛋、炒胡萝卜、蒸红薯……眼看他在做饭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4
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告诉我们父母: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从噗噗这件事情上来看,我发现作为父母很容易低估孩子的潜力,同时也很容易忽视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没有看到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愿望及努力。如果我们家长要全部代劳,替孩子走完他本该走的路,那日后会不会变成他爬不完的坑呢?
所以,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信任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些将会成为他成长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