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读后感

作者: 秦珺珺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09:48 被阅读0次

《童蒙须知》是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的童蒙读本。

朱熹认为8到15岁是小学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由于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实践养德为主。

朱熹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由此可见,小学教育应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涵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扎下修齐治平的根基,这一根基为童蒙打下生命的底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童蒙须知》主要内容五部分:衣服冠履第一,言语步趋第二,洒扫涓洁第三,读书写文字第四,杂细事宜第五。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有很多没有做到,也没有做好。这一面有关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检测镜,能够调整我们个人的心态,让我们去高度的重视自己的日常风貌行为举止,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气质,也有助于我们构筑良好的家风,提升我们所在社团的正气和士气。

当我读到第一章节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震撼。“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为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寛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正心先要正身,正身先要正衣。在穿衣戴帽的整齐认真中,养成一种端庄严肃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能够让人远离放纵妄为,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人。

后面章节的一字一句都“致广大而尽精微”,对我们家庭教育中“何为人”,“何为有德之人”具有非常好的实操指导作用。

这虽然是一本朱熹写给儿童的启蒙书本,何尝也不是写给启蒙教育的耕耘者(广大家长和教育者们)。

期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一同走进童蒙教育的圣贤教诲中,期待你及你的家庭也受益多多。

相关文章

  • 《童蒙须知》读后感

    《童蒙须知》是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的童蒙读本。 朱熹认为8到15岁是小学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 读朱熹《童蒙须知》

    为人父母需端其行,礼其仪,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品行榜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家庭教育不注重这些礼仪教导,孩子出...

  • 斗闹勿近

    《朱子童蒙须知》中提出:“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其本质也是要求我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犬马的喧闹,...

  • 我的阅读方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了许多读书的方法,如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写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修身养性—《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

  • 读《原生家庭》

    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制度受“家长制”的影响很深。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认为: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

  • 读《原生家庭》有感

    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制度受“家长制”的影响很深。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认为: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

  • 读书《朱子治家格言》

    这本小册子共有三篇《童蒙须知·小学·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仅五百多字,全书最重要的内容都在这篇文章里面了。 ...

  • 《童蒙养正》《小学》 《大学》——朱熹

    朱熹的《童蒙须知》分为五个部分,衣服冠履第一,语言步趋第二,洒扫涓洁第三,读书写文第四,杂细事宜第五。 以上的五点...

  • 童蒙

    日本人的人生弧线是“U”字型,婴孩时可以享受到最高的自由,然后慢慢有了限制,青壮年时的自主程度会达到最低点直到老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蒙须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ti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