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作者: 杨乾尧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15:33 被阅读0次

    随着杨老师对教育本质迷团的解开,大家的内心也逐渐亮堂起来,既有了对教育工作的崇高使命感,又明晰了教育的思路,对做好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

    此时,胡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杨教授,我们的这些理论尽管很丰满,但现实却很残酷。你想教育孩子,但孩子往往听不进去,甚至耍赖来激怒你;你想引导孩子向善,但孩子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心、痴心,让你很无奈;你想陪伴孩子,与他(她)共成长,而他(她)反而嫌你烦,让你走开。对于诸如此类的情形,我们应该怎么办?”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杨老师点点头,微笑着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它涉及教育的心理学问题。如果我们内心对孩子的这些不良表现觉得不应该,就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甚至出现批评打骂等现象;但如果我们内心对孩子的这些不良表现觉得正常,是人性使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心态平和,在向孩子表达同理心的同时泰然处置,教育方法也会温和有效。”

    杨老师微笑着继续说道:“但要在孩子制造的各种场景中去及时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特别是不良行为,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教育的立足点’问题。立足点不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心态也会不同,而不同的心态将直接导致教育的方法、手段、效果等的差异。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谈了教育的立足点问题,现与大家分享,供大家讨论。”

    在张老师与胡老师的帮助下,杨老师将文章分享给了大家。

    以下是杨老师的文章实录,是对教育基本问题之二:“教育的立足点”的系统论述。它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人性的善与恶有哪些常见的表现?第二,如果将教育的立足点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上,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第三,如果将教育的立足点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上,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文章的结论是:教育应该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上!

    下面,让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来共同审阅杨老师的这篇文章。

    我们知道:人性具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善”的常见表现有“真、爱、美”,“恶”的常见表现有“贪、嗔、痴”。人自从出生起,“善”与“恶”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会逐渐地显露出来,如果引导得当,“善”的表现会充分些,“恶”的表现则会受到压制,反之亦然。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在“善”的表现中,“真”代表了人的纯洁无邪,正直、诚实、守信以及追求真理等都是“真”的表现;“爱”代表给予,代表付出,是默默无语的关怀,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感恩父母等都是“爱”的表现;“美”代表圆满、完整,大自然的美景、漂亮的头发、优美的舞姿等都是“美”的表现。

    在“恶”的表现中,“贪”代表了人的贪心,是人的一种过度欲望,贪吃、贪睡、贪玩、贪财等都是“贪”的表现;“嗔”代表了人的一种不良情绪,发怒、生气、骂人、打架、破坏等都是“嗔”的表现;“痴”代表专注或迷恋,手机控、沉迷游戏、追星等都是“痴”的表现。

    “人性本善,也本恶”,这是客观存在。我们在这里讨论人性的“善”与“恶”,是因为它与教育密切相关。建立在“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基础上的教育,在看问题的角度上,在教育者的心态上,在方式方法的采用上会有一些实质性的差异。那么到底哪一种更有效、更适合教育呢?让我们一同来探个究竟。

    通过对我国教育现状的了解,我认为:我国当前教育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传承的结果。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都是纯洁无邪的,有爱心,有同情心,喜欢追求完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地融入了社会,孩子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在孩子身上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如贪、嗔、痴等),这些不良的社会行为被人们发现后,一般都会认为是不应该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啊!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这种“不应该的认知”常常引起家长和老师在心理上的变化,并在态度上表现出“生气、批评、打骂、训斥”,而缺少对孩子的“理解、宽容、关爱、帮助”,致使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冲突,甚至走向极端,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譬如:

    ⑴“喜欢争抢好东西并占为己有,不懂得分享”是孩子们“贪心”的表现之一。家长们看到这一现象以后,会觉得孩子这样做“不应该”,为此,常常采取“大的让小的”,或“谁先抢到归谁”,或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前提下,强制分享。

    ⑵“由于愿望没有实现而哭闹或无理取闹”是孩子们“嗔”的表现之一。一般家长常常采取两种极端的方法:一是打骂、训斥;二是顺从,全部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所谓的溺爱)。

    ⑶“迷恋于某一个玩耍项目或某一件事”(如“手机控”、“游戏迷”等)是孩子们“痴”的表现之一。家长们常常采取的方法也是两种极端情况:要么强行干涉制止,要么放任自由。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之上的教育是“固定型思维教育”,即孩子有“善”方面的表现是应该的,必须的,而有“恶”方面的表现则是不应该的,不可原谅的。

    从而导致家长面对孩子在“善”方面的表现,往往熟视无睹,既不肯定,也不表扬;而对孩子有“恶”方面的表现则接受不了,心态失衡,常常言辞过激或行为过激,结果导致孩子更“恶”。

    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基础上的教育是消极、狭隘的教育,这种教育在认知上是消极的,在方法手段上是偏激的。为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的立足点,代之以“人之初,性本恶”。

    我在这里提出教育要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上,就是想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充分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是有先天因素的,从而在教育的态度上、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作出调整,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以“恶”的三种常见表现“贪、嗔、痴”为例:

    ⑴“喜欢争抢好东西并占为己有,不懂得分享”是孩子“贪”的表现之一,是人性使然。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或老师可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与孩子商量,启发孩子采取公平竞争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以大让小”或靠武力定输赢。

    ⑵“由于愿望没有实现而哭闹或无理取闹”是孩子“嗔”的表现之一。家长或老师可先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充分表达同理心,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说服引导、民主商量、冷处理等。对于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不能妥协,必须让孩子明白,耍赖或无理取闹想达成目的是徒劳的,必须通过正当的方法争取。

    ⑶“迷恋于某一个玩耍项目或某一件事”是孩子“痴”的表现之一,也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家长或老师在表示支持关爱的前提下,与孩子商量时间,并得到孩子的认可;其次,监督提醒孩子时间到了,让他(她)自觉停止;在提醒无效的前提下,可强行终止,决不妥协,以让孩子明白守时、守信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基础上的教育是“成长型思维教育”,孩子们无论表现出“善”还是“恶”,家长或老师都会从容面对,泰然处之。

    对于孩子们在“善”方面的表现,家长或老师会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赞美或肯定;对于孩子们在“恶”方面的表现,家长或老师会表示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帮助,通过启发引导的方法将孩子导向“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或老师的心态是放松、自然的,态度是温和、耐心的,传递的是正能量,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爱,是温暖。

    “人性本善,也本恶”。我们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唤醒人性的善,抑制人性的恶,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才是好教育,才是有效教育。

    (1)您的教育立足点是什么?您认可该文的观点吗?

    (2)请举一例,以支持您的观点。如果您支持该文的观点,也请举例说明。

    (3)基督徒说:“人是有原罪的,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赎罪的过程。”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导向“探”教育: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ut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