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首句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晀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神思飞扬,气象开阔。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以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乡思离情。此诗既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