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7月22号凌晨三点,如果说完成一篇小小的读书感悟是一份作业的话,我想我不会睡梦中醒来,脑海中还萦绕着这件事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81/71f4c320aa80e05e.jpg)
故事始于夏天,大概夏天适合很多美好故事的开端,我们辛苦求学考试的过程在冬天,而录取,相识,喜悦都是在夏天分享的。我们六百万小组应该是第一个组建起来的读书小组,组建始于一个老大哥的担当,组长长伟大哥首先在群里自告奋勇担任组长,我。朗萱,李鑫,九玲,文雯几个人几乎是一瞬间就挤满了这个组。尽管活动主题是读书,但我们从每一个细节里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又不仅仅是读书了。小组的成立就是对我很好的教育示范,所谓担当。
名字的由来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我是个学中文的,想的都是跟韵味相关的,所以想了书韵两个字,不知道谁提议的青云志,大概是想表明一种决心和态度。后来长伟大哥提议叫六百万小组,而且是英文表述,既是对读书字数的一个期待,同时也是对其他方面进步的一种美好想法。书还未开始读,我已经有了一些醍醐灌顶的意思。因为每个人想问题的思路习惯是比较固定的。我也一直对自己的习惯比较自信,但取组名的过程还是让我觉得思路还是要打开。尽管有人“添乱”说“six god”也不错。后来组名就定格在——HEBUT Six-Million-Group。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81/8e14df111c40d044.jpg)
读书曾经被定义为一种苦差事,也被喜欢读书的人认为是一种快乐,但悦读活动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另一种,读书也可以是一种集体的力量。把一本书细分为几个部分,每个人读完自己的部分再去读其他人的,同时大家几乎同时分享自己的感悟,在别人给出一些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再去继续读,这样的体验是一个人读书很难感受到的,所谓集思广益,自己默默读再如何用功也不会大过六个人思想火花的碰撞。况且还是几个效率很高,很自律的人,很多时候想懈怠也不太好意思。整个过程,无论读还是分享都是学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81/5592824ba7490436.png)
刚刚提到读和分享是学的过程,这里的分享当然指一些正式的想法和内容。但其实日常的分享,闲谈也能给人很多惊喜和感动。大家会为了如何完成跑步8.1的任务乐此不疲,也会分享各自喵的日常,小组群里也可以是一个吐槽大会,苦水倒一倒,继续加班加点赶路前进。我曾经很感动部队的环境,想忙的时候有很多事儿可以忙,想独处的时候,有很多时间可以思考。这样的感觉同样适合六百万小组。当我需要一些激励的时候,他们会卷到你不好意思停下来休息,当我需要一些安慰的时候,他们又化身闲人聊天起哄。让人能够清醒的跟随,也能愉悦的赶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81/6f02e9745ed95f14.jpg)
《协同共生论》放在以往是我读书类别之外的书。如果没有河工悦读这个活动,没有这几个人互相鼓励搀扶的话,我大概不会读到这样的书。所以,于我而言,这种突破是得益于集体的力量。从学习到工作,我是一个很能从集体中汲取到力量的人,至今,依旧如此。很感恩学校,很感动有这样几个不小的小伙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681/14ee2eae37bcd7d9.jpg)
对书内容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反复揣摩,所以没有敢分享太多书中内容的东西,但读这个动作本身就让我印象深刻。希望并且相信这只是我们这个小组的开始,以后还会读到很多书,还会分享很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