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

作者: 我捡了九条猫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7:34 被阅读0次

重庆小面似乎成了重庆的一面独特旗帜,菜场东面小吃巷子里有一家馄饨店旁边,几个月前开了一家重庆小面。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有重庆小面这家店。最早知道重庆小面,一篇新闻关于《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在河西万达开了一家重庆小面。

小面是重庆一道美食,很多孟非粉丝前往新开的店,品尝重庆小面。我喜欢面食,但我从没有去过。一方面距离真的很远,一方面真的很贵。

阿九第一次带我来到菜场重庆小面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的菜场开了一家重庆小面。阿九跟我说,这家重庆小面几个月前开了。买菜的时候,偶然看到品尝了一次,从此一发不可收。

也许是因为,这家面是周边做的最好吃的一家面,这是阿九带我品尝重庆小面的重要原因!

从菜场东面巷子口进去,穿过配钥匙店和茶叶店,走过馄饨店,再往前走一点点。我听到阿九大声喊我的声音,我才知道我走过了。

我抬头看了看招牌,“重庆小面”的招牌真的太小了,仅仅只是四个字。在众多招牌之间,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它的话,真的不容易看出来。

“快进来,快进来!”阿九朝我挥挥手。菜场重庆小面很小,大约十平方。进去的通道仅仅能通过一个人。通道的左面是厨房,过了厨房是堂食厅,三张小型的四人木桌,木桌对面是靠墙的长条折叠桌。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啊!”我说。

“最近一段时间老妈从老家过来,昨天送回老家了。所以,约你过来吃重庆小面。我已经来过好多次了啦!”

“你老妈回苏北老家了?怎么不在这里跟你们住一起?”

“年纪大了,住在这里不习惯。”

“你老爸怎么没有过来?”

“老爸?”阿九惊讶了一下,声音停顿片刻。抬起头望了门外一眼。“我老爸几年前生病走了,老妈快七十了,一个人独居,在我们这里不认识人,生活不习惯。”

听到阿九这么说,我也很惊讶。上一辈的父母年纪都大了,在农村生活习惯,也不习惯到城里和子女一起生活,依靠自给自足。

年轻的一代人想尽一切方法挤往城市,逃离农村。我不知道以后的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会不会提前进入老人社会?

两个星期前,我也曾回皖南农村老家办事。认识一位曾在广东做生意的邻村姐姐。在县城买了房,儿子在县城中学上学,她放弃了生意回县城陪读。

刚好我有事要去她的村子,电话联系她。下午,她回到我们的小镇。一点我们离开小镇,大约十分钟从大马路右转进入她的村子。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只是没有看到人,只看到两个老人。

“村里怎么没有人?”我说。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很少回来。家里老人大部分在村里。”

我小时住的村子,不管什么时候过来,都能找到小伙伴一起玩耍。现在,小时候的小伙伴大多数已经都不在村子里。要么在县城安家,要么在远方城里安家。

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这样的现象会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呢?也许吧!很多村里的老人习惯生活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哪怕是一个人独居!

相关文章

  • 女生越早懂这些道理,越能活得通透(四)

    女生要明白,暂且独居或者长期独居将来是一种常态,我们要学会"独居技能"。 是的,你没看错,独居也...

  • 又是独居的一天

    最近独居这个词很火啊,30岁左右的青年人是独居的主要群体,她们都喜欢独居,也把独居生活过的很精彩。比如我的独居生活...

  • 选择独居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造成的吗?

    选择独居生活方式从世界范围看早已蔚然成风,而在中国才初露端倪。 今天的中国,独居必然独身,但是独身却未必独居。独居...

  • 独居

    或许,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二次搬家……这一次,代价有点大,这是我更加努力活下去的理由! 这个点,我刚刚收拾好所有的东...

  • 独居

    1.转发:我是175的群主,作个见证。 近几天听了《从环境中快乐起来》以后,在实际中运用收到很大成长的快乐。 其中...

  • 独居

    一棵葡萄藤 两棵柿子树 一个小院子 几棵树木 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母亲的白发染了秋霜 是不是她一个人 想着一群人,...

  • 独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愛永(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

  • 独居

    潮湿的气息在暗沉的天空下,变得浓重,压抑。汽车刺耳的鸣笛声从远处传向耳朵,各种机器的嘈杂,让本来无比孤寂的屋子里添...

  • 独居

    独卧一张床 独对一扇窗 独点一炉香 独品一人殇

  • 独居

    就这样吧 你说,挺好 不打扰夜的黑和寂寞 用一些自然界的老物件 把肉体密封 也秘而不宣一朵泪花的咸 五月,梅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ap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