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自身价值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和理念,强调将人类的需求,权益和福祉置于最高的位置,将人的利益放在社会,经济和整治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社会的目标和发展应该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为本,就是以企业的员工为本。为一个人,如果当你悲伤时,有人替你分忧;当你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喜悦,那么你会把他当作你的知己。为一个公司,如果管理者对员工悉心关照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就会有较大的功效。果你对员工不关心,虽然可以节省经费和开支,但只是短期的,关心职工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它的效果是长期的。人作为感情动物的特性来说,你关注我,我也会想着你,这就会形成员工与公司忧乐与共,共同进退。企业家的境界与胸怀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亡成败,境界决定高度,胸怀决定规模。
我记得我写博客的时候写过一篇以人为本,结果在博客的几百篇文章中,现在没有了搜索的功能,翻了半天也没找见那篇文章,我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只记得我最早听到以人文本好像还是在厂里的安全教育时候听到的,记得在十七大上胡总书记的报告里就有: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他其他的重要讲话中,我印象较为深刻的还有:2003年7月1日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010年10月18日)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全党同志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11年1月10日)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那个时候我好像还上网查了才知道以人为本的出处是源自古人,我国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卷九》“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之后,历代有识之士对此作出了诸多的诠释。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为人者,天也。”白居易说:“人者,邦之本。”洪秀全也说过:“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指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相对应,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文艺复兴,从根本上讲,是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下对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的复兴。
出典:《尚书·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释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