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上班这点事儿研究▪性▪学习
要了解人际关系的真谛,看这篇文章就可以了

要了解人际关系的真谛,看这篇文章就可以了

作者: 风信子逸轩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22:22 被阅读377次
    文:/风信子逸轩

    -1-

    在别人的眼中,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对于刚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新鲜人,还是职场老鸟,搞好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工作、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人际关系的起点,就在于彼此之间的印象。当我们聊天,在描述一个人时,常常会说,“他人很好”,“他的人品很好,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这些都是描述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非常好,而这些好印象往往可以带来信任感。

    我不是很喜欢她”,“他人品不好”,“跟他在一起很有压力”......这些都是对他人印象不好的形容词。既然你对他人有好印象,也有坏印象,那么究竟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其实是指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时,会按照自己以往的的经验,将情景中的人、事、物进行归类。而分类的不同,我们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了解印象对自己的意义,可以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这一过程称之为印象的形成。

    所以,印象也是我们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每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们就会首先依据自己的感觉,对周遭的人物进行一个大概的分类。哪些人是可以和我相处得来,我也可以对此亲近的;哪些人是我觉得相处起来不舒服的,避之唯恐不及的。

    -2-

    为什么我们会对人的印象进行分类的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活中,与人交往、打交道的时候有了相类似的经验。有了这些印象分类后,我们就会更多地接触自己愿意亲近的人。

    久而久之,彼此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慢慢地形成新环境中的人际圈。而在这其中,第一印象尤其最重要。当我们第一眼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很靠谱,就会相应地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并且相互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友善和包容。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首因效应”

    虽然第一印象给了我们和陌生人深入相处的机会,但它并不会一直保持不变的。我们不会永远停留在最初遇见的那个心态。比方说,一见钟情的情侣后来分手了,第一次相遇就互相看不顺眼的冤家最后变成知己,或者情侣、终生的伴侣。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刚开始的印象,就好像是一杯白开水,一开始很好,抑或非常不好。两人相处之后,白开水就会渗入渣物,而原本干净的水就会慢慢地变得混浊。原来第一印象很好的人,慢慢地在相处中发现他不好的一面;相反来说,第一印象不好的人,慢慢地在相处中发现了对方的闪光点,并对他/她的印象改观,进而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

    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与你观念中的某种品质有关,因为有类似的交往经验。曾经的你,会刻板地认为对方是真诚、圆滑和热情,抑或是冷酷无情。

    -3-

    有些时候,我们不要过度地相信自己大脑的判断,过去的经验不一定是有用的。如果过度相信过去的经验,你就会经常被迷惑。对于他人的印象,是由于人的大脑回路各种不同模式的交织形成的。

    人们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某个物品的某些好的特性,往往容易给予比较好的评价。外表光鲜、亮丽的帅哥,面容较好、非常有气质的美女,可能会有着夜蒲、酗酒的恶习;一个外表普通、缺乏沟通能力的男子,可能内心有着热情洋溢、对人诚恳的一面。

    国外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对外表出众的人,更愿意赋予相对更好的能力和品格。长得帅气的男子、面容姣好的美女,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觉得这些人是自带光芒的,都会被全世界宠爱着。在这个过于关注“颜值”的世界里,我们更要注意光芒之外,他们真实的人格特征。

    所以,希望大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因为第一印象的影响,轻易地对一个人下判断。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地做判断。

    -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些经验,一些朋友或者长辈口口声声地告诉你,如果遇到什么需要帮忙的事,随时可以找他。但你真的需要她帮忙的时候,他就会找各种原因来“敷衍塞责,随便应付”。

    假如你的老板需要你在明天之前赶一份报告给他,你就可能不假思索,马上就答应。但是一天快过去了,你的报告可能连2页纸的资料都还没有分析,最后草草地交给老板一份简单的报告。完成报告之后,你就会电邮给自己的老板,并且在邮件的后边附上一句,“老板,我的报告还ok吗?如果有其他的问题的话,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改进。

    脾气不好的老板,可能会马上回复邮件叫他马上改正,而你就有可能不得不通宵把这份报告完成。承诺来得很简单,但兑现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人们向其他人给予承诺,就是为了建立和维持基本的友好关系。越大的承诺,我们就会有越大的责任来兑现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

    巨大的承诺会创造出巨大的期望,当这些期望无法被满足时,我们的大脑对多巴胺的生产,就会相应地有所下降。相反地,如果我们兑现或者超越了承诺,大脑就会大量地生产多巴胺。因为多巴胺的提高,则会让我们自己和对方感到很有满足感。

    -5-

    当承诺兑现了,我们就会看起来更有诚信,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别人都会觉得你是对的。承诺会让我们的大脑相信所答应的事情都会实现,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承诺一致性”的感觉。

    相反地,当承诺无法兑现时,我们就会看起来越没诚信。这样就会破坏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期待,同时还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以及与你相处的态度,从而会导致,无论你做任何事情,别人都会对你看不顺眼。

    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承诺是一种债务”,背弃的承诺会导致我们想要对背信者展开处罚和报复,而这种感觉会严重影响彼此双方之间在未来的互动。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轻诺言,重兑现”。50%成功的关系,其实都来自于管理好别人对你的预期。

    轻诺言,重兑现”,并不会让你变得不老实,反而会让别人感觉到你更诚实、更可靠。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一开始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而重承诺,可能最后受伤的还是你自己。对自己“轻诺言,重兑现”,可以帮你保持自信的状态,而人们常常会因为自己背信承诺而感到非常的失望。

    -6-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免会因为被人说坏话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假如今天真的有人在说你的坏话,你也无可奈何。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决定要与说自己坏话的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对方究竟如何评价你,其实是对方的课题。我们无法去改变那些说你坏话的人,还有他所提出的判断。自己为了无可奈何的事而感到闷闷不乐、一再地烦恼,也于事无补。我们並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所以,没有必要因为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刻意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好。

    只是因为害怕他人的评价,或是为了迎合他人,而努力让现在的自己变得不一样,即使努力获得了改变,自己也就不再是自己了。只要做到不迎合他人,或是停止为了满足他人期待的生活方式,就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

    比方说,在职场上,很多人认为评价並非无关紧要,事实上也的确是那样。其实,职场上所谓的评价,是关于工作上的表现,而不是让上司或同事对你有好感。

    在职场上有一种人,往往会让人觉得,只要他可以改变一下,整个工作环境都会大不一样。可是像这样的人,通常任何影响对他来说都是徒劳无功。如果在工作场合中遇上这样的人,只要明确划分清楚和维持工作上的关系就ok了,没有必要试图刻意地与他成为好朋友。

    一旦在意他人如何看待你,就会为了想让他人对你有好感,使得自己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而活。

    为了不害怕面对他人的目光与评价,你所需要的不是他人的人生,而是活出自我的勇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了解人际关系的真谛,看这篇文章就可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cs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