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是论证陕西方言的文章,有不同看法。
其一,皮实
论证说到这个词来源于契丹语,本意是”金刚”。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时期,有“皮室军”的称谓。
后来被引入汉语之中。
关中话里的“皮实”,主要意思是“结实”。既可形容人也可形容物件。
例如“这孩子真皮实,从来没闹过病。”,是指身体结实,不易得病。
形容物件,是指耐用、不易破损。例如“这款捷达车很皮实,开了十年了。”
皮实的释意是符合的。但是这可不是外来语。皮实的起源不可考。但是和蹴鞠有很大关系。
鞠就是皮球。皮革是外皮内涵是毛发或者烂布及其他。鞠的作用是被踢来踢去,不容易坏,而且有弹性。尽管后来是多为橡胶或塑料基本特性没变。
鞠这个物件对人的一种特性来形容很符合生动。从这些物以类比来看,是一种贴切的意涵传达。鞠有记载战国时已出现,蹴鞠可以追溯到春秋。皮实不可能是外来语。即便是鲜卑有借用名称也或是从汉语起源。
其二克里马擦
源自古突厥语。现代土耳其语中为“Koklimuhsaa”。
意思是“快点儿、抓紧时间”。例如“你克里马擦,咱们快迟到了!”
由于这个词用得广泛,现在以“可立马遪”为书面标准形式。
其中的“遪”,是行走、行动的意思。
这个突厥语解释牵强了。其实如果从汉语追溯可能更直观。主动词是立马。立马的汉语方言流传深广。意思十分明确。就是立即,马上的意思。克和后缀擦都是口头语的辅音。为何深奥到突厥语了。很可能是突厥语借用的汉语方言。乖乖,不要搞颠倒了。
其三葛大马西。葛大就是疙瘩,一锅疙瘩不活脱脱的形容乱七八糟了。
除了以上这些常用语,陕西关中话里的马卡(指差劲)、幕囊(指行动迟缓)、扑西来海(指邋遢、不整洁)、麻达(指麻烦、问题)等词汇,也有能从汉语方言找到出处。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是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过程。具有特例的事元朝,特别是清朝,由于是政权的主体,留下极少数本民族的词汇,也是当时朝野趋炎附势的遗留。
因此,各地方言不同,发音差距很大,其实都是从汉语演化而来的。借用外来语也是近代的事了。方言做为一种地域的产物,正在趋于消亡。普通话的统一势不可挡。这是社会生存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