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时有两本书摆在你面前,一本《The Glass Castle玻璃城堡》,另一本《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无声告白》,一个是典型的西方家庭,在我们印象里经常做出出乎意料的举动,有着跟我们不同价值观念,一个是华裔在美国经受的历史沧桑;一个是一直跟生活经济吃饱饭在斗争,一个不为经济所困却一直走不出自己的精神困苦,两个都是同时发生在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故事,却失之毫厘缪之千里。
不得不说,前者给我的印象是诗与远方的励志故事,后者给我带来的是沉重、绝望甚至是自省。
我用了洪荒之力来讨好你, 甚至付出生命,却从来不让你知道: 我仅仅只希望得到你的一丝笑容,一点欣慰,一些赞许,或者一个承诺,一个永远不分离的承诺。
当我看完玻璃城堡,我很喜欢里面的人物,尽管爸爸是个异想天开甚至有点不负责任的家伙,但是谁也不否认他带着孩子们领略了日月星辰,工程学,电学,能量,勇气,梦想,和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尽管妈妈是个天真浪漫不谙世事没有生存技能的女人,但是她带领孩子们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艺术欣赏与创造,生活窘迫依然追求精神生活放弃救济的品质; 父母从来都认为自己一家人与众不同,让别人去笑吧,who cares? 四个孩子尽管居无定所,饥肠辘辘,最后都坚强地挺过来,最后各自都有自己的领域。父母始终是爱他们的,他们最后对父母是感恩,留下来始终都是美好的回忆。
第二个故事,James Lee一家呢? 在美国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华人,对自我身份的不认同,尽管James哈佛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都没有让James Lee自豪地对自己说,尽管我不是白人,我依旧可以!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5361/1ca15ea0a3414af7.jpg)
悲剧从一开始就发生了。
当在这所K12学校里当杂工的父亲,当当厨娘的母亲,小James有机会考入这所富裕阶层的学校,担心被耻笑,他故作在学校里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十几年。这位男孩没有同学主动做他的朋友,任何聚会里都没有邀请他,他也不参加高中的毕业典礼,因为不会有女孩成为他的舞伴,他感觉大家都在背后看着他,悄悄议论,甚至他们的嬉笑他都认为是在笑自己。也许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华人很少,或者在名校里读书只有他一个华裔,他感觉自己很孤立,后来并没有因为他到了哈佛大学,他的社交情况而有任何改变,他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他的妈妈在他上大二时去世,他父亲六个月后去世,他更是一个人。
直到有一天,他在做实习老师时,在座的学生看到是个亚洲人给他们讲美国牛仔历史时,都纷纷离开,一个白人女孩来到他的办公室,跟她道歉,并且主动亲吻了他,好像一切都变了。
她怀孕了,她停学,她答应嫁给他,他们准备结婚了。
女孩的妈妈在电话里很高兴,终于女孩如她所愿嫁给哈佛男,不过女孩妈妈高兴得太早,直到她看到这个年轻的黄种人。
“这是不对的,”她妈妈说,异族通婚那时候是不被支持的,“想想你的孩子们,当他们不fit in”,她妈妈继续劝说,在市政厅等待结婚程序时候。
她很不高兴地拒绝了她的母亲,从此八年再也不通音信,直到她妈妈去世的消息给她。
这时她二十九岁,还很年轻,一个儿子七岁一个女儿五岁。
她在女儿莉迪亚五岁的时候送给她一本日记,告诉女儿可以写她的秘密,莉迪亚咯咯笑,“妈妈,我没有秘密”。就在莉迪亚生日那天,她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她独自开车回家,到达阔别八年的家。
她在妈妈的旧房子什么都没有发现有令她保存价值的东西,仿佛妈妈从来没有这里居住过,只剩下一本厨艺书,这里描述了如何满足丈夫的胃。她突然发现,这八年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她不要像妈妈一样当一辈子家庭主妇,所有的就是抓住一个男人,用厨艺。
她要继续她的梦想,当医生的梦想。
她拿着妈妈的厨艺书开车回家,给儿女先生每天做不同的食物,直到一天,她突然消失了。她的突然失踪成为小镇的新闻。
女儿,儿子,父亲的早餐不再有不同的煎蛋,不再有可口晚餐,这位父亲让孩子无休无止看动画片,自己一片迷茫,他甚至打了想跟他讨论太空的儿子。一家人行尸走肉。
莉迪亚认为妈妈的出走是她的错,她祈祷,只要妈妈回来,她一定是听话的好孩子。
二个月后,妈妈回来了。她在外面求学,却思念孩子们,同时发现自己怀孕了。夫妻俩以为回来后,一切都跟没发生之前一样。但是妈妈回来后拒绝再做以前的可口早餐,晚餐,她开始对女儿安排各种学习任务。
女儿莉迪亚对妈妈言听计从。
“好的,妈妈”
“好的,妈妈,还有更多的题吗?”
无休止的数学,科学,阅读,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长达十一年的训练,这一天,16岁的女儿不见了,她没有出现在早餐桌上,没有去学校,从来不外面玩的女儿消失了。
几天以后,警察在离家不远的湖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妈妈崩溃了,她不相信她的莉迪亚是自杀。她从此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女儿的房间,不能哭泣的悲伤。
爸爸崩溃了,他走进女秘书的公寓来忘记失去女儿的痛,来治疗失眠的他。
哥哥愤怒了,他认为是邻居男孩杰克对妹妹做了什么,出事前的一段时间,他看到妹妹跟杰克外面hang out。虽然他知道妹妹十一年如一日的无休止的学习,考试,得到的礼物永远都是书,以及妹妹没有任何朋友。
小妹是家里没有存在感的,她不动声色地观察家里的每个人,她刻意在影子里生活。
微弱的平衡因为莉迪亚的意外死亡而打破。
到底谁该为心爱女儿的死负责?
莉迪亚物理测试从A到B到C到D, 最后只得55分,就在圣诞节,哥哥拿到了第一封被莉迪亚隐藏,第二封寄到邻居家的哈佛的录取通知书,父母欣慰的同时,莉迪亚宣布她的物理挂科的消息,妈妈马上忘记了哈佛录取通知书,一直在盘问这是怎么回事,天才跳级的女儿怎么可能拿这个分数,女儿可是要去医学院学习,然后实现妈妈的愿望的啊。爸爸没有如莉迪亚希望的那样,她希望爸爸喝止妈妈,放她一马,他没有这样做。后来妈妈虽然不再追问,毕竟今天是圣诞节,一家人强颜欢笑。爸爸给女儿的圣诞礼物还是一本书,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如何交朋友并具有影响力)。爸爸说,知道你有好多朋友,但是这本书或许对你有帮助。
他不知道的是莉迪亚每天写完作业,耳边架着话筒,聊天是自言自语,根本没有同学跟她通电话。那是她偶然发现当她与同学聊天是那么轻易地让爸爸开心后,从此她就这样经常电话里聊天,其实电话的另一头根本没有什么人,更没有男生追在她后面。
一个是妈妈让她不停学习,努力当医生的理想,一个是爸爸让她交朋友,弥补他从来没有社交的遗憾。莉迪亚没有了自己,当她发现自己不能集中精力读书不能一直拿A,哥哥被哈佛录取要离开家与自己时,爸爸学校的女秘书对爸爸很亲密时,她痛苦得无以复加,杰克对她说,至少我知道要什么,我不怕,你呢?
她晚上凌晨来到湖边,驾驶着小船,向湖心划去。她要第二天告诉妈妈,她不要学习了,她根本不喜欢学习,她要告诉爸爸,她没有朋友,一个朋友也没有。她一定要告诉他们。
她不会游泳,她划着船到湖中心,月光如水,她跳入湖中。
悲剧中,仿佛我们看到了自己,难道我们不是也如莉迪亚一样,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一直在别人的目光里寻找自己,认可自己,成就自己吗?
莉迪亚从五岁开始,一直生活在妈妈失而复得担心妈妈再次离去的恐惧之中。她从来没有长大,十年过去,她还是那个祈求妈妈回家的五岁女孩。看到她走不出种族烙印,走不进生活,了无希望,对她是充满怜爱与可惜。谁来救她!
一开始我读了此书前几页,感觉语言并不优美,有中国式写作的感觉,我对朋友说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当我看到半夜,清晨五点钟继续看的时候,我发现我忘记了语言本身。作者在整个故事中的铺叙,人物心里的描写,故事本身的沉重,让我忘记对优美语言的要求,跟着故事在行走,一直想知道迪莉娅为什么要自杀,谁应该为此负责,最后对James夫妻也憎恨不起来,心情一如既往地沉重。
不知是不是最后的释然,夫妻两个人和解了,儿子跟杰克打了一架,小女儿在爸妈的怀着可以得到她一直渴望的拥抱,这种结局我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我想,正如哥哥Nath在湖中冰凉的水冲击着他,他问自己,还能怎么样呢。十年,二十年后,莉迪亚还是他们的痛,他们只能这样抵足前行。
相比之下,我仍旧喜欢玻璃城堡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5361/58e2b558c2e0af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