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勿与谤者言

勿与谤者言

作者: 木老头儿 | 来源:发表于2021-08-29 20:50 被阅读0次

        闷墩儿的朋友在背后传闷墩儿不实的一些坏话,闷墩儿对这种无端的诽谤当然相当光火,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才是最为恰当的。

        恰好几天前读到一则有关的故事,或许可以让他也看看。

        佛陀弘化四十九年期间,除了受到婆罗门等外道的嫉妒迫害外,最初也常有人因为家中子弟跟随佛陀出家,于是迁怒佛陀,对佛陀做出无礼的举动与诽谤,但最后总是被佛陀的慈悲与智能所摄受。

        有一次,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他忍不下这口气,于是怒气冲冲的跑到精舍去找佛陀理论。一见佛陀,不由分说,劈头就骂,佛陀只是静静的听著,等到他骂累了,稍为安静下来,佛陀这才平静的问他:「长者呀!你的家中平常总会有亲戚朋友来访吧!」

「有呀!那又怎么样呢?」

「你偶而也会以酒食款待客人吧。」

「那是当然的事呀!」

「如果你备办菜肴,而客人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如果他们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当然归于我呀!」

「长者啊!你刚才骂我的许多话,我决定不接受它,所以那些话劳你再带回去。如果你骂我,我和你对骂,就如同主客相对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些菜肴。」

佛陀接著又对长者说道:「一个有智能的人,他是没有瞋恚心的。如果以瞋报瞋,以骂还骂,则不能算是有智能的人;如果不以瞋报瞋,以骂还骂,不但调伏了对方,也调伏了自己。」

佛陀的一席话,如同空谷足音,深深震撼了长者。长者忽有所悟,原来佛陀是这么一位有智能的圣者,难怪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佛陀出家。继而想到自己刚才对佛陀的大不敬,心中十分惭愧,当即向佛陀忏悔,并且请求佛陀开示法要。经过佛陀一番教谕后,长者如沐春风,兴高采烈的回家。从此欢喜赞同儿子出家,自己也成了佛教的大护法。

        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做佛陀般的大德,作为普通人,减少俗事的纷扰和纠缠总是宜于自己的身心的。

        不要去辩解任何谤言,不要去对抗任何谤者,因为那是他的业障要靠他自己去革除和消解。

相关文章

  • 勿与谤者言

    闷墩儿的朋友在背后传闷墩儿不实的一些坏话,闷墩儿对这种无端的诽谤当然相当光火,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才是最为...

  • 【醉雪堂·心语】21 - 造谤者甚忙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好谈闺阃,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怒,非有奇祸,则必有奇穷。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

  • 跟文文老师学《荀子·劝学》

    昨天话题核心言,勿告勿问勿听辩。 可以沟通可以言,礼恭辞顺色从焉。 请教他人持何态?内化六字底色恺。 未可与言言谓...

  • 北风

    北风透骨雨雪雱, 黑乌赤狐言讥谤。 既亟只且莫多想, 与子同行赴他方。

  • 鬼谷子经典语录之九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

  • 与人交往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卑者言依于谦,与...

  • 好久没看鬼谷子了,又洗礼了一次。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

  • 鬼谷之言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

  • 《鬼谷子》——权篇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

  • 晨间日记2019 6 30百尺钢见绕指柔——《七剑下天山》第十四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勿与谤者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gw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