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民主”这个东西很被人看重,无论在哪。在我眼中,所谓“民主”其实就是下级对上级的一种倒逼,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尊重。
在上大学以前,我对自己的学校都蛮失望的。我的高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她的教学楼一楼有两个信箱,一个叫做“年级箱”一个叫做“校长信箱”。这两个信箱,一个通往年级主任,一个通往分管本年级的副校长,至于你想给校长写信,我想你是必须要亲自跑到行政楼里去的。
话说有这种信箱是好事,我们的领导们可以有途径去知晓学生们的想法,为我们的学习营造更好的环境。可是,事与愿违。这两个信箱也不至于沦为摆设,只是它的功能被有限地、被选择性地利用了起来。在高一升高二时学校组织大家搬进新的教学楼,本是开心和气的事情,但由于文科与理科班级的教室位置问题,校方的错误安排导致同学与校方产生了误会与矛盾。此事在本年级传论非常广泛,以至于12个班级班长联名上书信箱讨要说法(此联名书还是由本人起草)。“学生”是个较为激进并富有正义感的群体,在此事中,我们以为自己扮演着正派角色在与校方争取属于我们正当的知情权力。事情的结果很糟糕,联名的班长被喊去办公室集中问话并遭到训斥,所有的诉求也是被不当回事,反而是举报早恋的信件能快速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又是回到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去。
与这段经历相对的,便是我上大学后的故事了。大学里的学生干部职务有很多,我有幸被选为专业信息员,主要就是收集同学意见并在例会中向校方提出。在第一次例会当中出席的领导让我挺意外的,有学校的副校长和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的主任们。参会人员不多,一个系也就两三个人,但我们的对学校的提问以及建议老师们都很认真的倾听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比较关切的问题还当面做出回应与承诺。那场会我开得很舒服,这是让我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的一场会议。在我看来,学校的行政是用来服务学生服务学术的,但我们很多的学校没有看清这一点。在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里,路灯被调亮、篮球架全部换新、热水机覆盖每栋楼层、宿舍新开片区域架设晒被架、图书馆占座问题被根除,学生的诉求得到了解决,学生的建议得到了尊重。
学校的主体是什么?其实不是老师,不是领导,而是学生。就像”为人民服务“一样,学校的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对学校应该享有应有的权力。当学校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建设当中。每个人都喜欢受重视地感觉,学生的声音受倾听会让学生在校园建设中更有参与感,在自己的建议得到肯定并得到实施时,成就感会对其进行正反馈从而使校园建设的力量更加壮大。
笔者文笔有限,欢迎批评指正并对我的写作提出宝贵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