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44511/4b538d1b4c4bd4f9.jpeg)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开头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似平淡的话,却可能蕴含着一种普适性。美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的书《蓝图:好社会的八大特征》就将这句话推广到了社会这个范畴。
克里斯塔基斯首先考察了各种你能想象出来的社会关系,包括历史上的王朝、乌托邦的实践、沉船事故之类的极端环境下的小社会、边远地区的奇特婚姻风俗、包括他自己还参与做了一些实验,得出的一般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成功社会的规则都是相似的,失败社会各有各的规则。
成功社会的这几个规则听起来也不复杂,也不难理解: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可以互相识别。而不能所有人都匿名,或者都长一样。
为什么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呢?这其实对社会有好处。人们能够互相识别,才能记住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社会才能有回报和惩罚机制,才能促进合作,才能是个好社会。 - 人会爱自己的伴侣和后代。这构成了家庭的基础。
- 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也可以结成友谊。
- 整个社会有社交网络,大家连接在一起。
- 社会中有合作。
- 人们总是更喜欢自己所在的群体,有时候还会为此敌视别的群体。
- 存在一个温和的等级制度,所有人的地位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平等。
- 这个社会促进学习和教育。
这些规则是社会不断演化和选择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好社会殊途同归呢?有个关键思想叫“趋同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进化中能遇到的好东西,并不是无限多的。比如蝙蝠和鸟类的翅膀,人和鳄鱼的眼睛,它们结构类似,但是独立进化出来的。社会规则也是如此。如果某个团体想要完全改变这些规则,比如太平天国追求完全平等、取消家庭,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在社会运动狂热之时,拿这几条规则比对下,或许可以冷静一点。
有位知乎作者对于托尔斯泰的名言作出如下解释:
幸福不过是人生体验的一种最佳状态,而越靠近最佳,样本的量越会收窄。因为对于不佳这种状态,是没有指标要求的,只要在无穷远处无穷不佳就可以了。以射击而言,你也可以说:所有的冠军,弹道都是相似的,而脱靶者,各有各的偏离。
用它来感性理解社会,貌似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