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徐宏
39.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徐 宏
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话题,又是一个现实课题。社会主义制度一诞生,历史发展的逻缉就客观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哪一个更优越的问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然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利用新的科技革命成果,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从而造成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同时,在社会主义改革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改革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而忽视改革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关系。因此,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由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决定的。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巩固和不断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反对民族岐视和民族压迫,反对大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战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必须依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垵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木。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问题,融合着两个不可分割的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表现在与以往的旧的社会制度的比较中。前一个内容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必须趋势,偏重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分析,后一个内容侧重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突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用历史事实来验证理论的正确。因此,社会主义优越性不单是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毫无疑问这一制度已经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1980年,邓小平同志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优越性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它一方面取决于社会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的成熟程度,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固有的特征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主义对旧的社会制度所遗留的特征的克服程度。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发展过程中一对基本的矛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是在这对矛盾的运动中逐步展示的。如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下,我们只能实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这必然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围、程度等,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的情况下,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但并不排斥非按劳分配以外的收入存在。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文化水平的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范围、程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要素:生产为、公有制、市场经济、民主等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进程。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各个要素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只有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功能,即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体制,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体制已显示出它的某些局限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使社会各个要素更加协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功能。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198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是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990年底,邓小平同志又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1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它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为,发展生产力”这一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不既定的,我们不应该用理想的目标代替具体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旧的障碍机制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建立,它不仅要求清除资本主义残余的影响,而且也要剔除封建主义糟粕、资产阶级利己主义、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封建等级制度、亲法观念、人身依附等,这些无时无刻都在干扰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影响着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国际背景下,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存在和泛滥也时常干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些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的障碍机制。不注重对封建主义糟粕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抵制,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就不可能逐步成熟,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不可能体现出来。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产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继承的是一穷二白,这必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造成与发达资本主义的历史差距,缩短这一差距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目前,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还未来得及充分发展,还没有发展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时,而表现出不成熟性和更多的曲折、反复,资本主义则利用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优势,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外在压力,出现了两种制度并存竞争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或没有优越性,相反,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这不仅证实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它所蕴藏的潜力,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又一重要表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和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体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它的历史地位决定了这一理论必将随历史的发展而显示出更大的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将战胜资本主义,结束这种并存竞争的局面。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需要创造各种必要的社会条件,冷静地思考我们现阶段面临的艰难和曲折,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和创造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