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作者: 释卷遐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1:39 被阅读18次

“原生家庭”这个词火遍了朋友圈,不少人松了口气,与自己握手言和。不可否认童年的生活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但一劳永逸的把一切归咎父母,也有推卸责任之嫌。

曾经听过一句话,深以为然,大概是这样写的:20岁之前你的样貌是父母给的,20岁之后你的样貌是自己塑造的。

中国人素来喜欢看面相,我想道理就在于此,想想如果一个人心思狭隘、怨天尤人,脸上也会不经意的流露出一脸幽怨,长久积累,一道道沟壑似的皱纹便纵横在额头和眉间,纵使年轻时生得多么俊俏的脸庞,此时也会吓人一跳。

在初看到这本《不成熟的父母》时,我抱着认知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态度去看,很想找出我父母不成熟的地方,以此来解释我的不成熟。但实际上,读过之后,我只能更加的确定,原来我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本书作者琳赛·吉布森博士心理学博士,美国资深临床心理学家,大半生都在专门研究和解决不成熟父母问题,为拥有不成熟父母的成年人提供心理治疗。所以这本书中有丰富的真实案例,也有实打实的研究成果。

《不成熟的父母》介绍了不成熟父母的特点,并把他们分为了四种类型:情绪型、拒绝型、消极型、驱动型。以及他们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作为一本心理学相关书籍,作者也为孩子们给出了逃离困境的方法:如何避免被不成熟的父母影响?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成熟?

虽然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亲子间的相互影响,但我们也可以把它作是判定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参考书。因为在成为父母之前,他们先成为了不成熟的自己。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1

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何爱?

我情愿相信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胜过爱生命的,但父母也是从一个孩子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也许是因为没有人教会他们“爱”这门必修课,他们连自己都顾不好,如何来爱其他人?

并不是父母为子女提供富足的物质条件就表明他们爱孩子。书中提到有的人回想起童年生活,形容自己是“被狼养大的”。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总是更在意自己的生存发展,生怕被世界抛弃,落后于人,于是他们忽视了孩子,而且是理所当然的把孩子放在了自我发展的后面。

在曾经很火的真人节目《变形记》中,很多孩子暴力、不学无术,其实这是“外物掌控”的孩子情感受到伤害后的自我治愈。真正的拯救办法,与其把孩子丢在农村交换生活,还不如听听书中的建议。

不一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就是真的关心孩子,有的父母喜欢假设别人会和自己想的一样,他们认为实现目标大于孩子的情感感受,总是逼迫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这也算是不成熟,他们不成熟在于预先设定,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明白世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转的,而他们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活在被父母考量的焦虑中。如果这也是爱,那么这种爱会不会让人感到太累了?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也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可一个人若是不成熟,他怎么有足够的爱来分给孩子呢?

比如有的父母会跟孩子玩耍,也很随和,但不成熟的父母不愿意帮助孩子,不会守护他们,甚至希望孩子反过来帮助自己,安慰自己。所以遇到麻烦事时,他们可能会抛弃孩子。

比如《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挺随和的,但他不负责任。遇到事情要么厕所躲起来要么假装看报纸,退休后,缠着儿女给自己买房,一不开心就要死要活,没有一点做父亲的样子。只能说,他还是个“孩子”。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2

在成为父母之前,先成为成熟的人

书中提到被不成熟父母养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孤独,过于早熟。要么成为冲动暴力、总是惹祸期望得到父母关注的外物掌控者,要么忽视自己感受,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成为敏感的内化掌控者。他们长大后也不成熟,在情感和人际交往中他们更容易遇人不淑,遭受挫折。

朋友圈曾经流行一个段子,大概是“如果他爱你,他会把你宠成丧失自理能力的孩子”,是不是爱情我不能确定,但在亲密关系中,一方若是一直是孩子状态,另一伴迟早受不了而逃之夭夭。

大家都是成年人,应付生活已经精疲力尽,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长不大的你。何况,“孩子气”意味着偶尔天真可爱,常常过度索取。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3

以成熟的方式治愈自我

书中提到一种治疗手段,挺有意思,作者让我们冷静客观的观察父母,判断他们的成熟程度。大多数父母其实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有在他们符合多种条件时,才能算做典型不成熟的父母。

作者要我们思考清楚我们想要和父母建立什么关系,不需要强迫他们改变对待我们的方式,但可以改变我们对父母的期望。比起让他们成为“别人家的父母”,或许只是一个常常联系的朋友也不错。最后根据我们的目标采取理智的行动。

当情感受到伤害时,成熟的思考与行动是一种不错的疗伤方法。当我们开始冷静思考时,就已经从泥淖里站了起来。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当她还是阔太太时,被宠成孩子,连女儿都问“家里的工夫是萍姐和美姬做的……妈妈,你做过什么?”。在电视剧中,马伊琍演出了罗子君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当子君开始成熟时,整个人都升华了,她的人生大放异彩。

成熟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标而制定战略并采取行动,这种人很强大,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耐心。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另一伴不做家务,如果互相埋怨,难免心生间隙。我们的目的不是吵架,而是让对方学会分担家务,虽然很生气,但还是要保持微笑,正面鼓励对方,甚至自己主动提出承担家务,在合适的时机向他表示自己需要他的支持。

像这样用理智战胜情绪,达到目的的时候,一定有大获全胜的快感。

读完《不成熟的父母》这本书,我习惯性的点开网友的评论,我看到有的人开始理解父母,也谅解了自己;有的人看到了成熟的方法,学会了识别对的人。

也有人像我一样,审视一圈,发现竟然无法牵强的责怪父母,就如网友所言:看完这本书,我想感恩我的父母。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释卷遐思  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原生家庭”这个词火遍了朋友圈,不少人松了口气,与自己握手言和。不可否认童年的生活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但一劳永逸的...

  • 原创:做到这三点,你就是优秀的父母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不是他们长不大,而是父母总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正因为这样,每个父母都想竭尽所能的保护...

  • 生活

    今天和家里人深入聊天,说到父母在,孩子永远长不大这个话题。 先总结一下,最终结果就是:家里老人更有发言权,对孩子的...

  • 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在父母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是,越是爱,越要让孩子的成长,不缺席。在父母眼里,孩子必须是成...

  • 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长不大

    坚持分享第169天。 父母眼中都是孩子,那孩子的眼中呢?哎,真比上父母! 爸爸妈妈听说姐姐胃不...

  • 好看的皮囊卸妆即逝,有趣的灵魂永远十八

    作者:菜花 编辑:晓得么 有人说,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其实在我眼里,他们才是长不大的孩子呢。 ...

  • 给自己的信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孩子是父母永远的宝,在父母眼里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永远长不大的毛孩子。 即使是已经30多岁,在职场...

  • 逆袭蜕变11/100

    父母眼中的孩子永远长不大,需要操心呵护,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脱离父母的生活,独自面对未来,不再依赖父母,因为他...

  • 志气

    虽然一直努力向上, 也许还是长不大, 成不了心中的模样。 即使永远长不大, 也不会停止生长。 做不了月亮, 成为星...

  • 结婚30年(十)

    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父母都不在了,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做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孩子们仿佛永远也长不大,总需要我们的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父母之前,先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l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