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私不保的年代

隐私不保的年代

作者: 消失3003 | 来源:发表于2013-04-24 14:00 被阅读344次

    书名:隐私不保的年代
    作者:丹尼尔•沙勒夫


    以下是书里文字的引用

    我们上网的时间越多,就越有可能将自己的生活细节泄露到网络空间里去。这个风险逐渐增加,因为不只是我们自己可能泄露信息——有关我们的数据可能被我们的朋友或敌人、配偶或情人、雇主或雇员、老师或学生……甚至地铁的陌生人透漏出去。

    有关你私人生活的细节,一旦传播到互联网上,就可能变成永久的数字式包袱。

    在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里,女主角海斯特-白兰被她新英格兰殖民地村民强迫穿上红字A以显示她通奸的罪过。互联网以数字的形式,把红字带了回来——人们过去的恶性难以抹灭的记录。

    在过去,口头的八卦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名声,但是会随着时间推移从记忆中消失。而且人们还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去开始另一种新生活。可是,互联网使得八卦变成永远的名声污点,而且永不消逝。它在世界各地都可取得,并且借着谷歌,便可以在少于一秒钟的时间里,立刻被找到。

    城市化和移动性,改变了小区的本质。今天,在大型的城市区域内,人们被陌生人包围;他们在相对匿名之下,各过各的日子。他们可以立刻迁往不同的城市,而成为新校区的一部分。这些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人更容易逃避羞辱的刺痛。

    监狱的兴起时另一个羞辱减少的原因。因为在殖民时代只有几座监狱,所以只好使用其他形式的惩罚。对于更严重的犯罪可以用死刑来惩罚,但对于较不严重的,羞辱已经是足够的制裁了。在惩罚人方面,监禁提供了替代的方法。罪罚不再暴露于公众的鄙视之下,而被锁在公众几乎看不到的机构中。惩罚以往是公开的景象,现在则避开了大众的耳目。然而今天,羞辱惩罚回来了——带着报复。

    互联网式羞辱的主要短处之一,是它永久性的影响。互联网式羞辱,在个人的身份上,创造出一个不可磨灭的污点。在网络空间遭受羞辱,类似于生命被做上了记号;类似被强制戴上数字式红字、被烙印或被刺青。人们取得永久的数字式包袱。他们不能逃出他们的过去,他被永远刻入谷歌的记忆里。

    我们一般相信,惩罚与犯罪应该符合比例。在互联网的规范强制执行上的麻烦之处,是经常流于失控。通常惩罚与罪行不一致,以至于人们的生活可能会因为相当小的过错而整个遭到毁灭。

    在普通刑事程序中,一个人知道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无辜的。可是,互联网式的羞辱世界的运作方式不同,因为人们在没有公听之下,就被惩罚了。

    匿名的时候,人们的言论往往变得更龌龊而且更不文明。匿名可以使人更容易撒谎;确认发言者,可能明显地有助于阻止他们散播错误的谣言,而且可以让我们找出这个谣言的来源,并加以惩罚。匿名也方便行骗。人们能够立即伪装成他人开设博客与个人档案。

    有个折衷办法是,实施可追踪匿名。我们保留人们匿名的权利,但万一某人伤害到他人时,我们则保留追踪肇事者的方法。受害的个人可以获得法院命令,以便取得匿名说话者的身份。

    以上是书里文字的引用


    举的例子太多,说多了就会平淡,基本上都跳着看。其实只要看看目录和最后一章的总结就好了

    总结也还是有很多例子。

    总之,不推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私不保的年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mt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