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晚上,北京残奥会拉开了帷幕。
9月8日,在400米自由泳S十三级别决赛时,发令枪响了,7名选手都跃入了池中。但是岸上还站着一位姑娘,她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泰甘鲁斯马伦,眼看着对手都游走了,她伤心地捂住脸,哭了。在场观众都在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在泰甘所属的S十三级别中,运动员都有着视力上的残疾,唯独澳大利亚姑娘同时存在听觉障碍,由于听不到发令枪响,比赛中那盏特殊的“信号灯”便成了泰甘十分重要的“装备”。然而,由于信号灯的罢工,泰甘无法与其他选手一起跃入水中。获悉了这一情况后,已游了75米的其他运动员被裁判员放下的召回线止住了前进的势头,纷纷上岸休息,等待15分钟后的重赛。虽然泰甘最终未能在残奥会上获奖,但她说:“我知道,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是决赛,成绩并不重要,我只愿参加了,就足够了。”最后的25米,泰甘与其他选手的差距越来越大了,甚至在整个画面中都很难找到她的身影,但她依然在奋勇前进。对泰甘来说,她今天只是在跟自己比赛。
是啊,跟自己比赛!
跟自己比赛,只要努力,只要尽自己的最大的力量去拼搏,那么,即使输了也没有遗憾。残奥会运动员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用艰辛去换取心灵的快乐。
“和梦一起飞翔,捧一缕阳光,温暖所有人的胸膛。”这首优美的会歌依然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回首残奥会,我们依旧能想起许多如泰甘般身残志不残,努力拼搏的身影。
大家可曾记得中国五人制足球的小伙子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学生、有的是按摩师、有的在酒店勤工俭学,他们就像《少林足球》里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高手”,最终组成了这支与众不同的足球队。可他们的对手呢?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小伙子个个高昂着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比赛现场。从3∶0完胜世界亚军英国队,1∶0力克强敌阿根廷队,再到1∶0战胜韩国,中国队小伙子们的表现在盲人五人制足球小组赛中真是帅到家了。每当终场哨音结束的刹那,全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激动地跳起来,金属搭建的看台被观众跺得像雷鸣一般响彻云霄。不为胜利,只为精彩;不为赢球,只为他们的顽强拼搏。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他们面对强敌,不退缩,不逃避,他们的韧劲远远超过了我们。我为他们感动,我要为他们呐喊助威:你们是最牛的国足!
残奥会,已非体育竞技的胜负之战,更是一场精神的决战。在无限的精神力量对生理缺陷的完胜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奇迹,残奥会运动员让我们懂得了即使身残依然可以在人生的画卷上抹上绚烂色彩,只要我们的意志够坚定,拼搏够顽强。
奥运,我为你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