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最被常问到的问题是:“你长大想当什么?”大家都踊跃的答出来,有人想做科学家,有人想做医生,有人想当飞行员,有人想当……
没有目标与剧本的人生是一场即兴表演随意时间的流逝,只有少数人成为了儿时想成为的人,大部分人直到二三十甚至四五十,才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还有一些人一直没有想清楚究竟成为什么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一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是儿时有目标,有些人能实现,有些人却迷失了呢?
1、儿时的目标不是真的目标
小时候被问到将来想当什么,见识多的孩子们说出的理想更接近内心想法。而如果出生在农村,见识有少,说当科学家的,往往停留在是课本上简单的描述,并非真的了解。
再或者就是身边接触到什么职业角色,就说什么了。
而那些最终实现的人,大部分是前者。
因为他们的家庭从小就有一种阅读看书的习惯,注意不是那些课外辅导书,而是一些历史、人物传记、社会、金融等方面的书。或者经常到不同地方见识了解世界的习惯。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了更加好的启蒙效果。
因为这些的影响,让他们从小就对让内心形成的角色目标认知更清晰,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经历了什么。于是,对自己就有了清晰的目标与规划。
而那些认识不清晰的,则慢慢的就被学习成绩、考上好学校的目标所替代。直到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才再次被激活。
2、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
当那些儿时被考学目标所占满大脑的人,毕业进入社会再次找工作时,突然迷茫了。不知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于是开启了找工作换工作之路,对长远目标更难谈起,生存的短期目标被排上了第一优先级。
于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更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当你在不断尝试的时候,也是在消耗你的时间。
3、想要的太多
在你不断尝试的时候,会面对着各种诱惑,一会看到一个广告,“学XXX,让你年薪XXX万不是梦”,一会又看到某个名人分享,很喜欢他的职业,看得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于是开始陷入焦虑中,不知如何选择。
这时,很多人的选择是:没有自己的角色,就先把现在的临时角色做好。
直到有一天,真正找到自己想要一辈子可以做的角色之时,也便找到了人生意义所在。
反观那些有明确目标与计划的人,一步步践行实现自己的目标,过得充实精彩。
他们其实都是在本色出演,而没有目标的则是在即兴发挥,为有目标的人贡献力量。
从现在开始,找到自己的目标与剧本吧,人生这场戏,不要忘了你也是可以做主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