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48小时,第2379日
阅读《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经济的形成》
在合成肥料、合成纤维和使合成品变得符合经济效益的廉价矿物能源登场之前,用劳动力与资本来替代土地的能力有其限制。这些限制使持续的人口增长、提高人均消费量,以及增加一地的工业专业化程度难以同时进行,更别提以 19 世纪愈来愈快的速度这么做。诚如后面会理解到的,贸易有其助益,但无法解决这些难题。劳动力密集型的土地管理能供养更多人,或许还能维系住生活水平的小幅改善,但大概也就仅止于此;而且它往往会降低,而非提升能从事非务农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所有核心地区如何通过与人口较不饱和的旧世界地区展开贸易,来减轻上述难题。在每一个核心地区,这类贸易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不只因为当时无法克服的技术限制(例如高运输成本),还因为旧世界较发达与较不发达地区间的合意性贸易本身所固有的社会性、经济性限制。
从东南亚到东欧,这些地方稀疏的人口意味着精英往往无法轻易放弃依附性劳动力,反而加紧对这类劳动力的掌控,以回应新的产品市场需求。
这三个地区都没有食物产量立即减少之虞,但我们仍可以明显看到其他不堪负荷的生态压力。在中国和日本,粮食作物与纤维作物的产出赶得上人口增长,但为此付出了森林砍伐严重、山坡地水土流失和随之而来水患概率增加的代价(至少在 19 世纪时已是如此);在没有重要新农业工具(例如许多通过开采取得或人工制造出的肥料)的情况下,就连这种牺牲生态的劳动力密集型扩张都可能已接近其扩张上限。西欧在大体上的情况也是如此,但却有两个重大差异。
任何大型经济体若要在人口和人均产出上都持续进步和增长,都会需要化石燃料或其他某种能大幅减轻土地制约的方法。
与此同时,逐渐增加的食物需求也威胁到欧洲另一种能量的供应:地力。
整体来讲,虽然土地管理知识渐有改善,欧洲某些最集约的农地(包括英格兰境内的这类农地)在 19 世纪初期时已面临地力严重耗竭的问题(但或许由于实行轮作和许多没有充裕资源供再投资的生产者早早退出农业,英格兰似乎并未像欧洲部分地方一样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高密度的人口,不免让人以为中国的生态问题比欧洲所面临的还要严重许多,但我们并不清楚是否真是如此。比起欧洲,中国或许较无机会扩大营造业和燃料密集型产业;且比起一个没有美洲殖民地的欧洲,中国也没有在维持既有生活水平的能力上面临较大的威胁。事实上,中国人的生活可能还比欧洲人稍微优裕一些。
在欧亚大陆两端,纤维短缺可能都是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中国,诚如先前已提过的,人均棉花产量在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晚期可能大减,但总产量则未有类似的减少。但即使是这样的成就,土壤仍可能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至少在未从东北进口大量豆饼肥料的区域是如此。
1550 年左右,法国的总潜在人均燃料供应量是 2.3 吨标准煤当量,也就是满足基本燃料需求后,人均可采集木头为 3.6 吨;到了 1789 年,这一剩余量几已荡然无存。如果所有可采集的木头都被烧掉,燃料供应量会是约人均 0.64 吨标准煤当量,而如果燃料消耗量维持在布罗代尔所估计的人均 0.5 吨标准煤当量,则会留下人均约 0.29 吨的木头可用于其他用途。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连中国某些人口较稠密的地区,都没有面临特别严重的生态问题,日子过得似乎比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欧洲地区还要好。
欧洲较难凭本地生产来扩大其衣用纤维和木头供应量,因为欧洲农业相对较不集约,(与东亚相比)劳动力供应有限(进而会妨碍亚麻产量的增加、较细心的燃料收集和作物残余的使用),而且欧洲可能根本没有机会以和 19 世纪人口增长相当的速度扩大其食物供给。不过,事实表明,欧洲可以透过长程贸易(先是棉花、鸟粪、糖、木船和松脂制品,后来是谷物、肉类和原木)来处理这些短缺问题。
最后,人们一旦靠着集约式农业和燃料收集来养家活口,就很难改弦更张、改采欧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日后的事实表明,欧洲的那些土地与生态问题可以通过殖民地、技术和化学予以解决
反观中国,即使是在当代的条件下,也很难(如欧洲那样)使足够多的中国人口投入出口导向型工业、进口更多的初级产品。这不只是因为要动用到的人口太多,还因为许多这类“剩余”的劳动者不像在原始工业里的“剩余劳动者”,无法在不加剧农业产出短缺的情况下投入工厂生产。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某些地区的生态在 1800 年左右时和欧洲差不了多少(尤其是中国的核心地区),甚至恶化速度还比欧洲来得慢;然而,当欧洲的生态开始趋于稳定时,中国却开始迅速地大幅恶化。反过来说,我们似乎可以因此想象,要不是欧洲具有多种纾解生态压力的来源(或至少具有大部分纾解来源),无论是来自新技术、迎头赶上的技术,或来自新世界的意外收获,则欧洲本来也有可能会陷入经济转型较少和环境较为苦难的境地。
只有通过后见之明,我们才能较清楚地知道欧洲的问题之所以比中国更易解决,是因为有技术变革、制度上的迎头赶上和新世界资源这三者的共同加持。
欧洲、亚洲的核心地区都需要通过与人口较不稠密之地区的长程贸易,来取得土地密集型资源。只要这个长程贸易是与旧世界其他地方进行的合意性贸易,欧亚大陆两端的核心地区就面临了类似的机会和限制;但以下我将会提出有力的理由,证明中国的核心地区比西欧的核心地区更成功地运用了这类贸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