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快点起来,都几点了,闹钟定了,不起作用的?!”
“吃快点,要迟到了!”
“怎么被留校了?叫你在学校要遵守纪律,怎么就不听呢?”
“你看,这道题又做错了,不是才讲过吗?!”
“都几点了,还没做完,别人家的孩子早就睡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80194/5e214ff0bc570091.gif)
这样的场景,也许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从孩子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我们有没有对孩子这样说过或者确切地说“吼叫”过呢?
作为家长,你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说话”不管用,只好“吼叫”了。
但“吼叫”真的管用吗?
01 吼叫难为长久之计
昨晚,快十二点钟了,我意外收到了一位朋友“火星味”十足的微信:
我陪孩子做作业到十点!
再洗洗弄弄,他快十一点才睡觉!
做作业之前,我狠狠地训了他一顿!
原来,朋友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因为平时都是九点左右做完作业,为了提高他的作业效率,朋友就建议他在学校完成一两项作业,其中的利弊也给他罗列了好几条。
一番“好好说话”教育后,朋友下达了检查任务: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儿子在学校完成的作业。
结果,有一天回家后发现孩子竟然一项作业都没在学校做!顿时,心火直窜,控制不住情绪,朝儿子“吼叫”起来!
“叫你提前做一点,怎么就不听?!”
“你看小雨都知道要在学校做点作业,他每晚八点前就完成作业了!”
“天天做那么晚,考试还没别人考得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80194/1296c90e5d4009ec.gif)
一番“狂风暴雨”般的吼叫后,孩子没吃晚饭就乖乖地做起了作业。
那天,孩子八点就完成了,比平时提前了近一个小时,朋友心中窃喜,心想看来是得吼两嗓子,不然不起作用。
连续几天,孩子的作业做得都很快,基本都是八点左右就完成了,也会提前在学校做两项作业。
可好景不长,昨天的一项网上作业让朋友又不淡定了!
原来孩子为了追求速度,胡乱写答案,连错六道题,仔细一看,竟然答案都一样,也就是说没看题,随便写的。
因为网上作业如果答错了,下面会自动弹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小家伙就记下了答案,直接在纠错环节时把答案抄上去。
这一招被朋友发现后,一怒之下,又是一顿“吼叫”……
结束后又让他自己把错题抄在本子上重新做了一遍。
这一忙就忙到了十点!比平时还晚!
“好好说话”不管用,“吼叫”好像暂时起效了,可最后的结果呢?
孩子被“吼叫”后,为了达到要求,尽快做完作业,竟然学会了投机取巧,不踏踏实实写作业了。
通过“吼叫”好像暂且收效,但它是长久之计吗?
但不吼叫,好好说话,孩子又不听,怎么办?
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家长。
02 不吼不叫也能制服“熊孩子”
《超级育儿师》中的育儿专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个三岁的孩子吃饭特别慢,不管妈妈怎么催,怎么哄,怎么吼就是磨磨蹭蹭,最后导致上学经常迟到。
针对孩子吃饭慢这一情况,育儿专家首先选择做一款大多孩子都爱吃的面食点心,准备好食材,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因为一起参与制作,更容易激发孩子吃的欲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80194/0fc5a0c0373b234f.gif)
等到食物做好后,育儿专家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套宝宝餐具作为礼物送给了孩子。
因为细心的专家之前在观察孩子吃饭的时候,发现勺子有些大,不太适合孩子,于是重新给孩子准备了一套既可爱又大小适合孩子的宝宝餐具。
除此之外,育儿专家还准备了一个特别可爱的记时道具:漏斗,这个对孩子而言是个特别新奇的玩具。
专家告诉孩子,如果能在漏斗里面的沙全部漏完之前吃完饭就会有奖励,孩子一听来劲了。
看着漏斗里面的沙一点点不停地流下去,孩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很快食物吃完了,他不由地拍起小手欢呼起来:“我吃完了!看,它还没有漏完!”
最后,孩子开开心心地获得了奖励,并答应第二天一定快快吃饭,争取上学不迟到。
育儿专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不吼不叫也能制服“熊孩子”,就看你有没有巧方法。
03 找到“巧”方法,孩子自然乖巧
育儿专家的做法给了我们些许启示和思考,要想孩子乖乖听话,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一、细心观察,发现原因
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听话,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各种感受。记住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在此基础上稳定自己的负面情绪,细心观察,寻找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明星妈妈孙俪,最初面对自己的孩子把家里涂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妈妈那样对着孩子就是一顿“吼叫”,而是透过那些涂鸦发现了孩子对画画的喜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80194/e824e247a4001bb0.gif)
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位智慧的妈妈最后把家里的一整面墙都腾出来给孩子做了“画板”!
这一做法不仅支持了孩子的画画,而且也告诉了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喜欢画画可以,但必须在指定的范围之内画。
二、尊重孩子,鼓励合作
要想孩子乖乖听话,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实际就是与孩子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合作,在合作中达成共识,而愉快合作的前提是尊重。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一位蒙氏老师也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曾经讲过她和自己孩子之间的一次愉快合作的经历。
蒙氏教学中有一项是扣纽扣的工作,她的女儿在蒙氏幼儿园里学了一两次觉得难就不愿意学了,而且也不愿意穿有纽扣的衣服。
明智的妈妈并没有责备孩子,而是陪女儿到饰品店挑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布娃娃,并给布娃娃买了两件漂亮的衣服,当然有心的妈妈买的是带纽扣的衣服。
女儿为了给喜欢的布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对扣纽扣一下子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主动催妈妈赶紧教她,没多久女儿就学会了。
面对女儿对纽扣的排斥,妈妈并不是责备或“吼叫”,而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感受,但这并不代表放弃孩子在学校接受相应的教育。
睿智的她选择了孩子喜欢的布娃娃,通过孩子给布娃娃穿漂亮衣服的欲望激发孩子与她合作,主动学习扣纽扣。
有了尊重,才会有接下来的合作,而一次愉快的合作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你的步伐,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风靡全球的家庭教育读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及时称赞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80194/2741a7b2bcc9e3a4.gif)
曾有一位校长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末考试结束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孩子做出评价。
成绩出来的当天,他就及时地表扬了第一组孩子:“成绩真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
而对第二组孩子,一直到下个学期,校长才对他们说:“你们上学期考试成绩不错!”
第一组的孩子因为受到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
而第二组孩子虽然校长也表扬了他们,但因为时间相隔太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种表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孩子的进步,请及时给予表扬,相信孩子会还你一个更大的惊喜!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我们需要抱着一种“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从容心态,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听话”实际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有自己的感受、思想和主张。
我们不能通过“吼叫”一味地让孩子“听话”,而是应该让他在社会“规范”之内坚持做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