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读后感11

作者: 君君55555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23:21 被阅读0次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我发现,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问题。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被局限了。其次,缺乏爱。爱是付出,在缺乏爱的环境里成长也就缺失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如果钱只花在自己享受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熊孩子的特点就是缺乏规矩,小的时候缺乏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守规矩的习惯。所以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

对话庄子:谈谈见识

    庄子是我对话的第一中国人,他是我人生的精神导师。年轻时读完这一段豪气顿生,觉得这一辈子应该做点什么事。今天再读,只会感叹自己的渺小。我不知道20年后再读到它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庄子在《秋水》中阐述了见识的重要性。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要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有时候依然给自己围起一道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大和小是相对的,我们自己觉得很大的东西,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就显得渺小了,今天我们比庄子,对时空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相比宇宙,一切都渺小而短暂的。从细小的角度看宏大的东西是不可能全面的,但是,从宏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也不可能真切,大和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度,让他们相辅相成,那就是艺术了。

阅读的意义

阅读,我认为是和作者在对话,和高于自己环境的人对话。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所有的传世文学作品,无论呈现的现实多残酷,都有一股借着肯定生命来对抗生命无常的基本反抗精神。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相关文章

  • 《见识》读后感11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我发现,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问题。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被局限了。其次,...

  •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共读《见识》Day3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第三章 关于见识 读后感 终于谈到“见识”了。 “见识”这个词很经常被人...

  • 你能走多远 取决于见识

    你能走多远 取决于见识 吴军《见识》读后感 机缘巧合,在逛书店的时候看...

  • 一次思想上的碰撞 - 草稿

    读了龙班长的文章,《见识》读后感,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1.缺乏见识 2.缺乏爱 3.缺乏规矩...

  • 《见识》读后感5─谈谈见识

    成败与否取决于建设的高低,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努力。破除见识的阻碍,我们要看看自己与天才之间的差距。 爱因...

  • 增长见识---《见识》读后感

    一位好朋友节前送了《见识》这本书,正好遇到3天小长假的计划变更,就窝在家里拜读。我是第二次与这本书接触,第一次是在...

  • 《见识》读后感

    《见识》作者吴军博士,得到专栏作家,当然也是多部畅销书作者。 跟随得到学习完《硅谷来信》之后,看到吴老师的书,还是...

  • 《见识》读后感

    《见识》这本书的主题是讲个人精进,包括生活与工作,还有对世界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比较高大上的东西。 2017年我订...

  • 《见识》读后感

    刚开始的序言“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还以为本书是写关于哲学论证的。读完整本书发现这本书涉及了哲学,商业...

  • 《见识》读后感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和作者面面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成为知心朋友。 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领略时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识》读后感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q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