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你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这种观点,二战时如果美国没有对日宣战,没有那两颗原子弹,中国就打不赢抗日战争。
按照这些人的说话,中国能够成为战胜国,是因为沾了美国的光,那这样说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岂不是找死吗?
它为啥要这样做?
所以美国在二战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条视频,我会用大量的资料数据告诉你历史的真相,我们现在开始。
1941年的12月8号,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讲,全美电台转播堪称举世瞩目。为啥呢?
因为前一天,也就是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停泊在港口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8艘主力战列舰里有4艘被炸沉,另外4艘被重创,260多架飞机被摧毁,美军伤亡超过4000人,整个太平洋舰队完全瘫痪,堂堂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居然被一个小国给偷袭了,丢脸啊!
大家都想看看老美会有啥反应,果然,当罗福斯说出:
美国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你可能觉得这就是正常的反击,但是这场演讲的真正意义在于:
从这一天开始,美国向全世界宣告,它放弃了奉行已久的战时孤立主义政策。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主动卷入任何军事外部冲突,你们打你们的,与我无关,也正是因为美国打破孤立主义,后世许多人包括现在的互联网上的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参战是天降正义,天降神兵,那问题在于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前真的是洁身自好,完全孤立吗?
才不是。
他在美国珍珠港事件之前,做了什么呢?
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本土几乎没有石油产地,只能拿页岩油来作为补充,但是也只占了需求的7%,其余全部靠进口。
除了石油之外,用来造枪支弹药的废钢铁,铜,铅和锌,日本也几乎全仰仗进口。
从哪进呢?
这些在当时这些战略物资,在全世界最大的产地和出口国都是美国。当美国主导了对日本的贸易禁运,还把石油和废钢铁列入了禁运清单上,也就意味着日本在东亚的战争机器开不起来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好事吗?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依然出于正义,卡了日本脖子,但问题是:美国对日本的石油全面禁运是从1941年7月开始的。在这之前,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资源出口可是一直没有停过。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当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却在公开演讲当中说:日本是为了保卫侨胞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用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根据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底,美国向日本出售了价值1.81亿美元的军火,除此之外,美国杜邦公司还把当时先进的氨化炸药的制造工艺卖给了日本三井株式会社。
1936年,日本提出了所谓的六年作战准备计划,美国通过了给予贷款输出技术,供应战略物资等等各种方式,明里做着生意,暗里为日军备战,提供支持,著名的福特公司为日本提供了现代的冶金技术。
洛克菲勒财团帮助日本建立起了新式电工业。
1937年,日本打响了全国侵华战争,根据学者研究,当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总值是2.89亿美元,其中石油,精炼油,废钢铁,原棉这四项重要的战略物资就占了1.42亿美元。
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当年日本拥有92.9%的铜,80%的石油,59.7%的废钢铁,48.5%的各种机械和发动机,以及41.6%的铸铁都是来自于美国。
1938年,根据华盛顿中国经济研究协会的统计,当年日本65.57%的煤油和石油,77.09%的金属工业机器,90.39%的铜和废钢铁,64.67%的汽车零件,99.33%的金属合金都是来自于美国。
日本全年消耗的作战物资92%是从美国进口的,而此外,日本在侵华战争头三年里,所消耗4000万吨的汽油,有70%是美国供给的。
根据1940年日本相关部门的统计,当年3月份,美国对日本的军需品贸易比率从1937年的33.5%涨到了38.7%,这些数字看似冷冰冰,但却变成了二战当中日本对准中国军民践踏中国山河的武器。
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提供了日本战争机器运转的必须机器,燃料,原料,技术。
在1938年的一场洛杉矶的5000人集会上,美国国会议员斯科特说:日本在中国每杀死一百万人,就有54万4千人是美国资本作为帮凶杀死的,那美国这样卖法西斯军火就不怕国际舆论压力吗?
他当然怕。
于是美国官方发表了一份对日本道义禁运的声明,注意是道义禁运。
禁运的物品仅限于87号以上的航空汽油和废铁矿,表面上是在限制,但事实上,当时日本飞机只需要用到87号以下的燃油,所谓“道义”不过是:钱我是要赚的,脸我也是要的,那为啥美国在1941年就突然狠下心来,对日本全面禁运了呢?日本又为啥偷袭珍珠港呢?
这两个问题可以合二为一,简单来说就是日本在侵华战争里打的绝望了,于是拿起了动美国奶酪的主意。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在侵华战争里老本都要亏惨了。
1941年,美国国务院战争经济局提出了一份报告:说日本经济因为在中国大陆进攻战争已经几乎接近破产。
按照时任驻日本大使的说法:日本当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只相当于两万德国马克。
说白了,中国人民从1931年开始,坚持了10年的抗战已经快拖垮了日本经济了,在侵华日军大佐中原茂雄写的《大东亚补给战》里头,他记录了从1939年开始,日本储备的汽油只够陆海军航空部队9000架飞机起飞一次,国民主食大米,只能够勉强维持每人每天350克。
到了1945年,口粮定量又削减了20%,棉布的生产能力只有1936年的1.1%,日本史学家藤原彰说:侵华战争日本看不到终点,事实是使日本陷入泥潭的战争兵力和军需品消耗严重,国内经济衰退,就连战时外务大臣甲级战犯重光葵也承认日本陷入了超越他自己能力的战争,是日本崩溃的原因,正是因为战争走向完全超出了日军的预料,在中国战场打的几乎崩溃,钱和资源都打没了。
所以日本心一横,想赌一把,菲律宾盛产橡胶,当时的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一年石油年产量高达800万吨,是日本的20倍,日本想打有资源的东南亚国家,但那里是英美的殖民地,东南亚战役一旦爆发,珍珠港里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肯定会过来支援。
那倒不如突袭了珍珠港,先下手为强,这才是美国贸易禁运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真相。当然了,我不否认二战的中后期前来帮助中国抗日的美国飞虎队等等人的贡献,他们都是英雄,我们应该铭记。
那么打赢抗日战争到底靠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靠我们自己啊。
从卢沟桥事变到1937年年底,日本向中国战场投入了21个师团,在朝鲜和日本国内的师团只有三个,也就是说,日本军88%的陆军兵力都在中国。
1938年,日本陆军总兵力有34个师团分布在中国有32个,占总兵力的94%。
直到1945年,日本在中国的兵力依然占了海外总兵力的50%。
英勇无畏的无数中国军民先把侵华日军打的几乎崩溃,他们才被逼得去打珍珠港,最终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而美国前期虽然名义上“孤立主义”,但实际上是战争的催化剂。
他对日本实行了贸易禁运,包括对日宣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了威胁,就算没有美国后期的支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终将胜利,而日本如果开始就没有得到美国的贸易支持,作为资源严重匮乏的弹丸小国,他也没有能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抗战是全体中国人的抗战,是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将士身上绑满手榴弹高喊着:“湖北通城李满仓孩儿不孝了,娘。”从楼顶一跃而下炸破日军铁板阵的舍身,是川军死字旗上的一句:“我不愿你在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的决定。是杨靖宇将军打到最后无水无粮,一人一枪抵死不降的悲壮。是为了救国,中国的母亲可以把家里最后一个孩子送上战场的决心。
中华民族的先驱英烈背负着近代落后的巨大国力差距,背负着同胞承受苦难的和血海深仇,以及空前绝后的无以复加的耻辱,但仍然没有放弃,浴血奋战,以农业国的贫穷国力,把法西斯日本逼到了绝境,这就是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真相。
像中国的抗日英雄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