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位妈妈为了让孩子能上好的小学,为孩子报了大量兴趣班,导致最后小孩产生厌学心理,拒绝上小学。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你还在做“怪兽家长”吗?

6岁儿童学语数外已生厌学心
6岁的雯雯(化名)在某市一所幼儿园上大班,下半年就要读小学了。为让雯雯顺利通过心仪小学的入学面试,上学期开始,妈妈便给雯雯在汉语拼音班、数学启蒙班、英语会话班等5个课外班报了名,课外班每门功课都有作业,一个月还要测验一次。
没想到,这学期刚开学,雯雯用哇哇大哭拒绝参加一切辅导班。妈妈劝导女儿:“你学了这些东西,才有机会上一所好的小学”。雯雯一口回绝:“那我不要上小学了”。

雯雯妈妈表示,给孩子报这么多课外班也是出于无奈:“我家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我和她爸的学历不高,所以我们想给女儿更好的学习机会。”
雯雯爸爸说:“孩子想进好的小学,首先要通过面试,要考察孩子的语数外知识,我和爱人都没有能力辅导,幼儿园又被规定不准提前教小学的内容,我们只好送她去上课外班。”
自从女儿上幼儿园大班之后,雯雯爸妈就轮流接送孩子上课外班,到家还要陪孩子温习功课,感觉很疲惫,但是又不想放弃,怕孩子将来责怪自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雯雯也有一肚子委屈,上课外班后自己的玩耍时间都被剥夺了。雯雯说:“自从上了课外班,我再也没有时间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上好课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那么多东西都要学,我很累,也不喜欢。听妈妈说,小学里这些课都要学,我很害怕,不想去上小学了。
专家魏迎娣指出:本该唱歌、跳舞、游戏的幼儿,却在埋头苦学英语、语文、数学,家长把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不仅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因过早的学业负担而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雯雯厌学的原因正是在此。
幼儿厌学绝非个别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6岁的元元说:“我最恨发明数学题的人,最喜欢发明足球的人,我现在每天要做数学题,没时间出去踢足球。”5岁的叶子稚气地说:“大家表扬我英语好的时候,我喜欢英语;但妈妈每天叫我背很多英语单词的时候,我就开始不喜欢英语了。”
幼儿教育小学化扭曲天性

毛世桢教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因为,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会淡化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并由此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要把孩子当作认知的主体,因势利导,教孩子一些能够学会的东西。绝不能把孩子当作电脑,按照某一个标准,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小孩子的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孩子的快乐是千金难买的。

✬本文源于网络,由亲邻整编,
如果你喜欢,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