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掌控活动正式打卡开始已接近20天,20天的参与给我带来的改变主要是:1.心态 2.行动管理
1.心态
1.1 焦虑情绪的减轻。参加掌控活动之前焦虑情绪严重,其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自己没有对未来的长期规划,而自己却又是那种想把一切都想清楚才能安心去做的完美主义者,导致自己对未来的焦虑;二是由于过去自身不努力,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差,认为有很多任务去做(包括很多需要坚持培养才能具有相关能力的事情),但是不知该如何下手开始去做。通过参加掌控活动制定日计划,认识到焦虑是一种情绪,使自己认识到能力不够需要提升,并且需投入时间精力关注二象限中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日计划的制定使自己能不断聚焦未来时刻但却能活在当下,每天安排最重要的三件事并完成,这样每天对自己都是一种进步,心态也就慢慢变得平和。
1.2 慢就是快,最好的捷径是立刻开始去做。过去的自己遇到未知的事情,往往会沉迷于搜集别人的相关经验,搜集经验固然没有错,但是自己往往持有的心态是一直去搜集经验妄图通过别人的经验把未知事情方方面面都理解的很透彻,老想通过别人找到一条捷径,但是没有做过这件事怎么可能会对别人的经验有足够的判断力呢?而且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观点可能完全相反,缺乏经历的自己往往会陷入到底该信谁的纠结。在参加掌控活动中,最开始也是想先把别人分享的经验理解透彻,期望指导自己能够达到前人的水平,但是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如果自己想要做到前人的高水平,目前的自己一方面不可能做到,一方面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导致自己非常焦虑,后来自己反思后,就把求快的心态放下,先按照作业要求去做争取能够完成取得初步效果,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去请教,一步步的去完善做的成果,这样既能每天完成日常工作,也能慢慢进步。
2.行动管理
2.1 分类和全收集。按照村长<<分类理念及实践>>对自己领域进行分类:专业、身体、家庭、兴趣、素质、社交和管理七大类,并进行二级分类,通过分类自己不管是做计划还是知识管理,都能够去平衡不同领域,避免“捡了芝麻忘了西瓜”的状态。在分类的指引下做了全收集,全收集后,虽然没有做到完全清爽,但是大脑确实清爽很多,每天都能集中精力去做日计划安排的事情。
2.2 处理和情境。全收集后要对收集箱里的任务处理,收集箱的任务有很多种,自己结合药山大神和村长的博文,得到自己的任务处理模型导图,如下
收集箱任务处理模型情境的设置,由于自己每天的任务量都在10左右,还没有体会到批处理的效果,但是却收获到知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时可以做的事,不会再去重新花时间去想应该做什么。
2.3 复杂任务的推进。此前经常面对未做过得复杂任务手足无措,我不知道从何开始,有时候觉得怎么去做都够烦了,还是先去做其他事情吧,或者有时候东做一块,西做一块,到后来发现做的事情对任务效果没有或很小。将项目分解成可以一步执行的行动,是确保项目可以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分解的另一作用可能就是帮助自己找到做某类任务流程,列如做周计划,用过分解,我完成了自己的周计划模板,并且能够与doit相结合,较好的完成了周计划的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