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路,不如自己开悟”
———主题阅读研讨会所感
现在的青年教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他们从一踏进教学工作岗位开始,就有太多的机会和渠道去学习、去拓展、去比较,因而也就有了更多更高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但是,在不断的外请内送的听课看课和由此而来的见识学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悟道能力尚且不足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庐山真面目”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学什么,到哪儿学,跟谁学,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始终思考和定位什么是语文学科本真,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比如今天学习的主题阅读策略大致有四:以读代讲设计美读;自学提示导航;批注阅读;速读速记,限时背诵。其中之一自学导航的落实是通过把四年级《乡下人家》课后习题具化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物?用——划出,批注感受来实现的。表面上看变化并不大,就是把课后要求变得具体而可操作,实质上是提示我们更多考虑怎么学的问题,从而实现40分钟内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的目的,这不就是我们的初心,语文的本真吗?
再回看鱼利明老师的课堂教学,下课了,当我们还沉浸在课堂中,回味在细节里,感动于鱼老师的智,赞赏着学生的得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跳出课堂看课堂:在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有哪些收获?是怎样获得这些收获的?
第一节二年级《蜘蛛开店》,是以文带文课型,表面上看似是我们无法复制的鱼老师的个人魅力,实质上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紧扣年段目标和单元的语文要素,紧扣故事类文体的特点,紧密落实并达成了讲故事、读故事、复述故事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很巧妙的破解了以文带文这种课型的那个“带”的关键点,从而也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一课一得的理念落实到位了,同时,还兼顾了低年级学生的起点和学习的重点,把识字教学的任务以故事的形式串联和融化,从课始就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始终,从而使生字词语不断的复现,再以词串的形式再现,为讲故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是读写联动的课型。为什么鱼老师的设计与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有那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会带给我们那么大的惊喜?从而撇开了品词析句的常规套路?为什么能以五个问题:
1.原文当中的这段文字,可不可以删除?
2.结合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标点符号更切合实际?
3.38小时后,读爸爸和阿曼达重逢时的对话,与我们平常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4.这篇课文的内容,在三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入选,但是标题不同,你喜欢哪个原因是什么?
5.请问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贯穿始终?
这样的设计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课文很感人,在学生已经而且能够读懂的基础上,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长文怎么教?高年级的课文教什么?无疑这一节课最该点赞的是鱼老师既能紧扣小说文体的特征,通过五个问题的环环相扣解构了小说文体的特征;又能通过五次发问基于课标,从内容入手解读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还很巧妙地契合了读写联动课的那个关联点,真是妙不可言。
这五个问题很有思辨性,也很有思维含量。他不是从头到尾的讲课文,而是在教思维。反复地进行思维训练,思考,再思考,也就勾连出了思维的生成过程。
他准确地把脉学习的起点,他时刻站在学生主体的立场,关注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学习场,而非一个表演式的教学场。
最后想感慨的是鱼老师的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路,名师开路不如自己开悟。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一起——开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