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作者: 乌卓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3:26 被阅读153次

《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看得不是太懂,但昨天查了下原著,以及影评,发现这部电影对大家来说依然是很姜文式的,喜欢的非常喜欢,讨厌的特别讨厌。

这部片子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把一个内容很丰富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但在故事之外却寄托了很多导演的思考。

比如对七七事变的调侃,对汉奸与叛徒的调笑,都表达了姜文导演对这个荒诞时代下的荒诞故事的一种态度。

从这个态度出发,李天然是否报仇,是否杀掉更多鬼子为国家报仇雪恨,似乎不那么重要,导演要表达的似乎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身负血海深仇的李天然内心的想法,报仇血仇之后失掉了人生目标的一种迷惘,所以在关巧红走了之后他才会大声疾呼,才会迷失在京城的瓦房之上。

以上这些内容,是看了别人的影评才明白到的一点,在我观影时却只看到莫名其妙的情节和对白。

这就是影评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拔高。

虽然有些内容是需要再看一遍或者多遍才能明白的,但通过别人的评论以及电影背景的介绍,我明白这部《邪不压正》电影里,姜文导演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多到电影已经承载不下这些想法。

确实,原本30万字的小说被浓缩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情节里,许多东西是无法表述完整的。更何况导演原本就不打算跟观众介绍那么多内容,懂的自然就懂的,不懂的就不懂罢。

这是姜文导演的风格。也是查了资料才知道,当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在导演和投资商不断妥协的结果——原本影片有4个小时,后来经过删减和加工(比如加入导演的旁白以连接情节),才成为我们看到的这部两个小时版本的马小军的故事。

但导演在这部电影里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削减了很多。也正是这些削减,才能让更多得的观众这样的故事,才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有点像曲高和寡,高曲固然优美经典,但能唱和的人却实在没有几个。阳春白雪说到底,不如下里巴人受劳动人民的喜欢。

而我们这些电影观众,充其量也就是喜欢那些下里巴人的劳动人民,要看的是街头追逐枪林弹雨的大场面,要看的是彭于晏和廖凡之间的高手对决,而不是那些插科打诨的黑色幽默。

所以对很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并不好,因为没有看到他们想看的东西。但是对懂这部电影的人来说,这又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渐渐明白韩寒讲过的那个意思:你想赚钱,就要想办法写出那些大家都能看懂的内容。你想表达自己,就不能照顾到更多人的接受能力。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但是在你羽翼未丰时,只能委屈求全的让自己忍着脾气去表达更多人喜欢的观点,去描述大多数人要看的内容——尽管这些内容是你很鄙视的、不忍再看一眼的糟粕。

可喜可贺,韩寒和姜文导演都经历过那个阶段,也都从那个阶段案首阔步走了出来,才有了今天他们想表达而不受太多约束的东西问世。

曲高和寡,就是不愿意妥协的结果。但他们享受这种曲高,就不会在乎和者是多是寡。

相关文章

  • 《曲高和寡》

    辛辛苦苦的写了 辛辛苦苦的唱了 辛辛苦苦的创作了 却都说为了考试而来 也好 象童年背记唐诗宋词 先烂熟于心 再交给...

  • 曲高和寡

    世人只能理解自己懂的东西。有些立论较高的东西受众却少,也就是曲高和寡。强行灌输别人不懂的会让人厌恶。 圣道、佛法、...

  • 曲高和寡

    前两天听到一个故事。有个朋友G在国外住了近十年,两年前回国创业,主要做的是茶叶生意。最近生意不错,开始从纯线上拓展...

  • 曲高和寡

    风呼啸落下一地珍珠, 抬起褶皱的右手抚摸, 融化在心中。 马本非马, 却道尘世美落山河。 据天长啸, 恰似潭水静音...

  • 曲高和寡

    以一变应万变,世界上很多的人能够应万变,在于他想要做到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不干堕落,也不甘平凡,我只知道我是唯一的...

  • 曲高和寡

    一曲萧歌一舞绫, 西台窗格落辉阴。 春光无限时景短, 知音少, 曲终谁人听?

  • 曲高和寡

    最近工作上面有一些小的心得,一定要记录下来。感觉现在就像是在练武功,不管学怎样的招式都要建立在深厚内功的基础上。所...

  • 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 zydy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并不乏曲高和寡之人...

  • 曲高和寡

    《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看得不是太懂,但昨天查了下原著,以及影评,发现这部电影对大家来说依然是很姜文式的,喜欢的非常喜...

  • 曲高和寡

    昨天上台讲话的时候被同学问了一个问题,你喜欢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为什么? 这根本不能算是个正经问题,个人喜好能有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曲高和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y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