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 上海徐家汇花园
刚打坐完,其中有些领悟趁着还记得,赶紧记录下来。
关于这个写作团体,每天都定时在发自己写的东西,但是却几乎没有互动,即便是和结对子的红梅亦是如此。感觉群里其他人也是不断在发文章,没有其他的讨论。一开始还能仔细地看每个人写的,渐渐就疏远了。这好像就是我生活真实的缩影,总是在处理自己的事情,而常常忘记了环境。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写作群的很多人也和我类似呢?借着写作不断地在处理自己的事情?这只是我的猜想,现在的状况和我的猜想就是我内在投射出去的一种环境,其中本身也是一种习气。在任何的情境之下,都会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性,可是呈现出来的往往就是那么一种。因为我没有变,我的环境也没有变。那么是不是要尝试改变呢?比方说在这个群里在处理自己问题的同时,也试着多关心别人的问题呢?也许这样的心念就会创造出不同的环境?那么这样做的动机又在哪里呢?目前我只能说还是出于好奇心,境随心转能不能在这个环境下试验一下呢?也许就会不同。不同才会有趣,才会有更多的角度,才能看到自己所能创造的各种可能性。所以,我决定接下来仔细看群里的每篇文章。因为就像昨天写的,我更喜欢尝试一种更难的选择,改变相比习惯就更难。
今天打坐的时候还想到另一个话题,关于力量。之前的文章中对于自己和周围亲近的人之间的冲突,内在始终有愤怒,虽然被压在了很深的地方,还盖上了很多层掩体,但仍旧不可否认,还是在那里,这部分已经接纳。今天,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这个问题。我的愤怒到底出自于哪里,抛开事件,愤怒是在于我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这些看似对别人的愤怒,其实是对自己无法表达的一种不满,总是害怕冲突,觉得自己懦弱而没有力量。昨天重读《道德经》,里面有“道冲而用之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就是对“力量”最好的解读,不是对抗,是虚而含之,是转化。所以我和那些关系之间的对抗,即便是表达出来,仍旧不是真正“力量”的源头,那只是“我”和“他们”因不同而产生冲突罢了。
想写的时候写,是最爽快的事情了,写到这里,尽情尽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