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02333/88f895c6d210e8b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02333/4a4e7714b05cc2e0.jpg)
五 甲骨文(上图 ) 五=二(地数,阴数,由“一”而生,也可以理解为由两个“一”组成)+X(两个“一”交叉),商代甲骨文有是由五横叠加而成的,但无论哪种字形,五都是由“四”发展而来的,以五横叠加而成也是在四横的基础上加一横,即在四的基础上加“一”构成“五”。“四”表示四面八方或“两仪四象”,五则是四面或四象交汇而成以表示万物交汇。故用“X”突出了“交汇”的寓意,所以“五”居中(交汇点),同时,居中也是对半而分,是“十”的一半。造字本义:为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代表天地间万物构成元素的极限数,大于四,小于六,“十”的一半,后引申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等。另外,“五”由于为“十”的一半,又包括了“五行”的全部,故也有“小而全”的寓意,进而引申为过度。《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此句的辩证法本义即:过度地使用眼睛必然导致眼睛受到伤害,过度地使用耳朵必然导致耳朵受到伤害,过度地使用口舌鼻必然导致口舌鼻受到伤害,疯狂狩猎必然导致精神狂乱,贪恋珍宝必然导致进取心受妨碍。
“五”,与一、二、三、四造字方法相同。后以交错之形代替,或再加两横画于上下。
《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林义光《文源》:“五,本义为交午,假借为数名。二象横平,“X”象相交,以二之平见“X”之交也。”《说文》:五,五行也。《广韵》:五,数也。
阿拉伯数字“5”源于中国,源自于中国汉字“五”,也就是取了“五”字字形的一半而形成“5”。阿拉伯数字从1到10均源于中国,是经过印度传至阿拉伯的,这才是历史真象,绝对不容抵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