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深度工作》这本书,断断续续在听,很多理念也是老生常谈,但其中一句话,碰撞到我的心,那就是:你想要的越多,越是一无所有。
这句话不就是在说我吗?我想要的真的很多。
我想要健康苗条的身材,因此我报了健身房,下载了Keep软件,坚持每天去健身房一个小时,不去健身房就用keep锻炼,或者是跟着郑多燕跳起来。
同时,我又想要提升我的英语,所以我每天还要抽出时间记记英语单词,看看英文短文,做做听力练习。
还有,我想学习会计知识,所以报了中华会计网校的课程,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周要听几节课。
可是,因为工作关系我还需要学习执业药师的知识,所以我又在网上购买了课程和书籍,希望可以在一年内通过药师考试。
另外,我还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写作能手,所以我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写作的“神力”。
此外,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曼妙的舞姿,所以,我报名参加了舞蹈培训班,我期待着一两个月的训练我就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要做成的事情,大部分都有行动,但是没有一个有好的结果。
产生想法,采取行动,获得失望。我一次一次投入时间和金钱,结果却没有任何起色。
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分析了一下,希望对自己和读者都有帮助。
首先,自我认知发生错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精力。
前段时间有一段时间,有一本书比较火,那是《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
作者吉田穗波是一名医生,也是5个孩子的妈妈。在带孩子,上班的同时考上哈佛大学,并且写文出书。
她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管理理念就是:人生太短,不够一件件顺序去做,别想or,要想and。
最开始看到这个观点,觉得特别新奇,因为从小就被教导,做事要一心一意,绝不可三心二意。
可是,她成功了,所以这个方法,我也想要试试。于是,我在同一段时间内,把我想要做的事和想要学习的技能,密密麻麻的安排在了一起。
最开始,看着自己整页整页的计划,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亢奋的,在计划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但是,执行一段时间后,我感觉极度疲乏,每天自己都像有千金鼎压在身上一样,打仗一样的生活,使我并不快乐。慢慢的我放弃了一个计划,接着又放弃另一个计划。
怀着对自己的巨大质疑,最后,是全部放弃所以计划。过一段时间,喝碗鸡汤,一切又重新来过。
就这样,我陷入了一个投入——放弃——无果的怪圈,而无法自拔。
时间管理的方法没有错,我只是高估了自己的精力和能力。
有些人可以睡4个小时,仍然生龙活虎,有些人就必须要睡够7小时,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生活。这是生理差异,需要严格遵守。
有些人可以同时听歌,看专业书记,但是很多人一次只能专注一件事情,这是天生能力问题,也许可以提升,但难度极大。
先明白自己精力的极限,再在极限范围内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行动。
其次,抓不住重点,任意分散自己的时间。
人生短暂,欲望很多是正常的事情,想要抓紧时间用尽全力去体验人生也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不过,一定要分清主次,合理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同一段时间,给自己定一个主要目标,再定一个次要目标即可。超过两个以上的任务同时执行,会让自己力不从心,过早倦怠。
曾经的我就是,每天要去锻炼,每天要读英语,每天要学习会计,每天要学习药学,所有应该要专注深入的项目,都成了浅尝辄止的试探。
不懂得主次的差异,让我频繁的辗转在各项任务之间,就算是电脑这样频繁切换操作页面也是会有卡顿的时候,更何况是人呢?
认真思考当下的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再行动,全力出击,各个击破才是王道。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最后,误判努力的程度,“为赋新词强说愁”。
坚持背了几天单词,就觉得自己特别努力。下班空余时间,看几页书,就觉得自己特别上进。拒绝邀约,学点知识,就觉得自己特别刻苦。
现在看来,是特别搞笑,永远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就为自己呐喊邀功。更多的时候是一副假装努力的样子而不自知。
记得,前几年,跟一朋友抱怨,觉得那段时间工作好累,总是七八点才下班,朋友回我一句,知足吧,我一般十点才下班。
如今,她在一线城市买房买车,而我还在对未来迷茫。
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抱怨,一路都在默默忍受,因为她知道她想要的东西,需要经过无比艰辛的路程才能得到,抱怨只会耗费力气,用这点精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接近自己的目标。
以上便是近日之思考,道理总是简单的,案例总是残酷的,放进行动中,鸡汤才没有白喝。
成功并不容易,因为成功的人不多,成功又很容易,因为你只需要付出正真的努力,而且绝对不能贪心,什么都想要的人,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营 打卡第2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