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edis的基本概念和安装步骤

Redis的基本概念和安装步骤

作者: WilsonQ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4:08 被阅读0次

一、Redis的概念

Redis是一个NoSql的数据库,不使用sql语句实现数据的CRUD,而且数据保存到内存中的,那么在内存数据操作是非常快的,而我们之前的mysql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的,访问的的速度相对慢一点,不适合高并发的访问,而redis适合于高发的访问,可以实现每秒15W次的访问量,在redis之前出现过一个memcache数据库,也是一款NoSql的数据库,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面试题:Redis和memcache的区别是什么?

1、redis的数据不但可以保存到内存中,还可以保存到磁盘中,而memcache只能保存到内存中

2、redis可以保存key=value结构的数据之外还能保存list,set、hash等结构的数据,而memcache只能保存key=value结构的数据

3、redis是单线程型的访问,而memcache是多线程模型

面试题:Redis可以做什么?

1、我使用过Redis实现过Nginx集群中web容器的session序列化操作

2、可以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3、使用Redis轻松的实现商品的秒杀功能

二、Redis的安装和编译

1.下载安装包(在官网下载即可https//redis.io)

2、上传到linux系统,把redis的开发包解压到src目录下

tar  zxvf /srv/ftp/redis-4.0.2.tar.gz  -C  /usr/local/src/

3、解压完后进入redis的源码文件夹进行编译

 cd  /usr/local/src/redis-4.0.2/

 root@ubuntu:/usr/local/src/redis-4.0.2# make

root@ubuntu:/usr/local/src/redis-4.0.2#  make install

4、创建redis的工作目录

 root@ubuntu:/usr/local# mkdir -p  /usr/local/redis/{bin,erc}

|-bin:存的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etc:保存的是redis的配置文件信息

5、创建数据的保存目录

root@ubuntu:/usr/local#  mkdir -p /usr/local/redis/{bin,erc}

|- db:放数据

|-run:保存pid的信息(进程编号)

|-logs:所有的日志

6、在源代码目录中将可执行文件拷贝到我们自己定义的bin中

进入到如下的目录

cd   /usr/local/src/redis-4.0.2/src/

查询出所有的以redis开头的文件

查找redis开头的文件

拷贝文件

root@ubuntu:/usr/local/src/redis-4.0.2/src#  cp redis-server redis-cli redis-benchmark /usr/local/redis/bin

redis-service:redis的服务启动

redis-cli:redis的客户端连接

redis-benchmark:redis的性能测试

二、Redis的相关配置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所以我们将所有的内存都分配给redi的服务进程

1、内存配置(查看内存配置,开始是什么都没有的)

vim  /etc/sysctl.conf

2、我们只需要将如下的内容写入到该文件中即可

echo  “vm.overcommit_memory=1” >>/etc/ sysctl.conf

vim  /etc/sysctl.conf(查看配置)

查看配置文件

3、让配置立即生效

root@ubuntu:/usr/local/redis/bin#  /sbin/sysctl -p

查看redis文件是否生效

4、将redis的核心配置文件拷贝到工作目录中

root@ubuntu:/usr/local/redis/bin#  cd /usr/local/src/redis-4.0.2/

root@ubuntu:/usr/local/src/redis-4.0.2#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etc

5、修改上面拷贝的配置文件,让其启动的时候后套启动

root@ubuntu:/usr/local/redis/etc#  vim redis.conf

port  6379:redis监听的端口号

daemonize no:设置为yes后台启动,其实就睡设置为一个守护进程

pidfile  /usr/data/redis/run/redis_6379.pid:进程编号的保存路径

loglevel verbose:设置日志级别

logfile /usr/data/redis/logs/redis.log:日志文件的定义

dir /usr/deta/redis/db/ 存放数据的目录

6、之后使用后台的方式启动redis数据库

root@ubuntu:/usr/local/redis/bin#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7、查看进程

root@ubuntu:/usr/local/redis/bin#  ps -ef|grep redis

查看redis进程

三、实现客户端的连接

1、进入目录下

cd  /usr/local/redis/bin/

2、查看帮助文档

redis-cli  – hell

3、启动redis的服务

cd  /usr/local/redis/bin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4、直接在本机上连接redis数据库

redis-cli  –p -6379

现在是本机进想连接,所以不需要写上redis所在的主机的IP地址

5、测试

设置数据:set                sun        nihao

取得数据:get                 sun

清空数据:flushdb        

选择数据库:select

退出:ctrl+c

6、性能测试:

关注每秒(per second)能处理多少请求(request)

使用“redis-benchmark”就是可以模拟很多人共同访问数据库的操作

查看选项:redis-benchmark  –hell

-c:模拟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

-d:设置模拟数据的大少,每次请求处理的数据

-p:定义管道数量

-n:定义每个用户请求的次数,每个数据1000字节,每用户发送10W次请求

7、模拟500个用户同时发送请求(进入redis的bin目录)

root@ubuntu:/usr/local/redis/bin#  redis-benchmark -c 500 -d 1000 -n 100000

以上是模拟用户的请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dis的基本概念和安装步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a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