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吗?(三)

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吗?(三)

作者: 开心民工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8:46 被阅读0次

    在前面的文章中,写了对教育的本质、效率的瓶颈、教育与互联网之间关系的理解。接下来将从人工智能技术这个方面思考一下它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什么?

    人工智能是最近很火的技术主题之一,有捧上天的,也有唱衰的。

    人工智能到现在有三个主要的学派。第一个是用逻辑的方法做人工智能,叫做符号主义学派。第二个是以连接主义(神经网络)为基本工具,深度学习就是它一个典型的代表。第三个学派更多的是做自适应进化计算。国内目前人工智能应用90%都在做同一件事: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案,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等。

    那么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目前都有哪些应用?

    1、语言能力评估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在英语和普通话能力评估上的案例非常多。它很好的解决了一个以前教学中存在的效率问题:发音练习需要在有监督和反馈的场景下去做,老师个人水平和时间投入上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出现发音不准和形成不好的发音习惯。我初学英语的时候,有这样的练习工具就好了,高考的发音题都是抓阄选答案。

    2、以图搜题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将手写的试题/图片转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文本,结合在线题库搜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习题的答案。想想当年我们找别人借作业抄,还得请人吃冰棍,现在都可以不求人了。我要是现在当老师,布置作业多纠结呀,怎么判断学生作业是自己做的,还是抄的?

    3、基于NLP的作文评分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对高考作文的评分水平已经接近专业老师的能力,方差更小。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计算机在客观题的处理上有优势,没想到主观题上也在不断取得突破。现在计算机还很弱,不能像老师那样给你改进的建议,不能告诉你后面作文提高的方向在哪里。

    4、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这个词最先是由谷歌在2012年提出的,用来支撑下一代搜索和在线广告业务。知识图谱也被很多公司用来做创新,例如用知识图谱做知识的体系化建设。一个学科有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目前基于搜索引擎和大数据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已经超越了人工,知识图谱可以让搜索更智能,让计算机更懂你。

    5、课堂效果评估

    教育机构在日常管理中,有一个痛点就是老师课堂效果的主观评估,这是一个费时费力事情。在传统教育中,教研员或者督导承担了这样的角色,通过亲身旁听老师的课程,利用自己的经验对老师上课的互动程度、知识点讲授的生动程度、学生的专注度和学生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现在有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结合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课堂上学生的动作、表情进行捕捉,通过情感识别来判断学生的专注度、与老师的互动程度等指标,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评估。这对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运营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技术如何和专业的教学评估相融合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6、老师教学能力训练

    老师是一个教育机构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要通过大量的课程教学实践来累积。这很像医生的培养,总要有“小白鼠”给新医生做实操练习,但病人总想找有经验的专家大夫,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人性。找老师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窘境,新老师如何成长?人工智能技术有没有可能成为新老师训练的“小白鼠”? 随着图像视觉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的演讲表情、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性、知识点的覆盖性这些基础指标进行客观评估,新老师可否通过和计算机进行1V1互动的方式来练级?

    7、个性化学习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在线教育,和老师做沟通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提到学生个体差异这个现实。想实现因材施教,就要有两个辅助条件:能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对一个问题,如果通过知识图谱和有针对性的题库设计,能给老师提供学生多维度的学习报告。例如,一个英文的阅读理解题,做完了以后评估学生到底是因为单词不会,还是句子没看懂,还是逻辑不清楚。这样的学情报告是针对每个学习个体的,就像现在很多互联网营销公司干的用户画像一样,为后面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对第二个问题,就可以结合老师的1V1辅导,或者设计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Mooc这种模式出现很多年了,当年有人惊呼:传统大学的末日来了!这些年过去后,一项研究统计数据表明:Mooc在线积累七千多门课程,累计参与Mooc学习的人次大概在六百万,课均参与人次不到八千,这个数据和发起者的期望之间其实是有落差的。

    为什么Mooc这种形式叫好不叫座?如果我们结合教育的效率瓶颈和学习的动机来分析这个事情,就会发现如下原因:

    1、学习的动机

    在线教育绝对不是把线下课程搬到线上就可以万事大吉。线下的大学,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才能让学生走进课堂,即便如此,逃课也是大学永远的主题。

    2、个性化学习

    在线Mooc缺少学习反馈,缺少有针对性的练习,缺少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这些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少数学习欲望很强的人,才可以完成枯燥的Mooc课程。

    3、经典但不精品

    Mooc的课程不乏牛校的经典课程,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够精品吗?大家想想,一部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是怎么吸引你的? 它需要通过一个好的情节设定和好的演员,加上合适的画面来吸引你坐在那里,让你可以憋住尿点。同样,我认为一个好的精品课程,也需要有好的“表演”和“剧情”,这样才能唤起大家的“胃口”。

    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让信息的链接变得更简单方便,是知识传播的工具,但它不是教育内容的生产力工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有可能对教育行业产生更深层次的变革,因为它是教育内容生产力工具。

    人的智能分很多个维度: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感知能力、肢体的控制能力、人的自我反省,人际关系能力、自然探索能力等。当前人工智能只是在某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对老师创造性的工作还无法替代。基于大数据、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相信会在知识评测、个性化学习、知识推荐等方面产生很多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相比人工智能和其他行业的结合,在应用场景上还会有个优势。例如人工智能应用在自动驾驶上,哪怕1%的错误都会对应用普及产生致命的影响。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语言交互式学习上,如果带来的是10倍效率的提升,哪怕有1%的错误,一堆公司还是会将它推向市场。

    双十一,我买了一个智能音箱,我在想,以后我的小孩长大了,会不会觉得大人用触摸屏好傻。就想当年我接触电脑的时候,已经有鼠标了,对键盘操作的DOS界面就觉得古老。

    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吗?(一)

    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吗?(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吗?(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av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