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爱的捆绑,我突然想到身边两个例子:
一个是曾经共事的大姐。老公20多年前就生病,4年前去世,几乎是一个人工作支撑着家,并养活儿子、供他读书。
现在儿子已经回到这个城市工作三年多,工作的地点离家有20多公里,公司有住宿。大姐为了让儿子每天回家睡觉,全款给他买了一辆车。
每天上班时,都会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话的声音甜得不得了;周末也经常和儿子两个人窝在家里;如果儿子回来,班组有活动绝对不会出来,除非儿子和他一起参加。
她一再对外宣称的是:“以后儿子去哪里我一定跟在哪里,并且一定是住在一起。”
这个年纪的儿子,几乎不会独立生活,也没女朋友。
另外一个是表弟曾经的女友。当初两个人的感情很好,女孩的父母死活不让女儿离开自己的城市,两个人无疾而终,导致表弟好长时间都没有走出来。
有时候,庆幸自己出身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小时候,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每个。没有太多的关注目光,我们可以恣意生长,反而没有那种要逃离的压力,而是一直温润如玉,自带温度。
犹记得当初在选择工作的地点时,我说可能要离开自己的城市,哥对我说:“你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有我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现在父亲给他带孩子,每个周末哥哥和嫂子自己带孩子,让父亲得空回家看望家里80多岁的奶奶。并且每次节假日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回去看望老人。他们就是我温暖的源泉,因为我知道只要回头,家人就在那里,那里是温暖的、自由的。
现在为人母后,我刻意丰富自己的内心、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期望自己的内心是丰盈的,唯恐陷入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以及全部生活都是围绕着孩子的境况。我看书、运动、结交不同的人、积极参加活动,因为我不想自己是为了某个人而活,而是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点滴。
当用自己所学去理解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孩子,才不会有那么多冲突。爱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爱他人。
网友评论